最近
“購買購物卡”類詐騙
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它的顯著特點是
誘導受害人購買具有儲值功能的
預付卡、購物卡等
通過郵寄或發送卡號密碼等方式
轉移給他人
讓我們跟著民警一起
直擊勸阻現場
看清此類詐騙的本質
近日,南寧市公安局仙葫派出所接到線索,稱張女士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撥通了張女士的電話。此時,張女士被騙子的花言巧語所蒙蔽,雖然接聽了民警的電話,但拒不配合見面,堅稱自己沒有被騙。民警只好聯系到張女士的家屬告知情況。
在家屬的幫助下,民警得知,張女士正在東葛路某超市購買購物卡。據此,民警判斷,張女士應該是遇到了近期頻發的“購買購物卡”類詐騙,于是一邊出警趕往現場,一邊讓家屬轉告張女士,千萬不能把購物卡的密碼泄露給他人。
不久,民警在超市內找到張女士。對方在其家屬的勸說下,并未采取下一步動作。民警趕緊上前將購物卡暫時收起,耐心地與張女士進行溝通。
經了解,張女士在求職時,收到了一條陌生的短信。對方自稱是本地的一家公司,想要聘請張女士到公司工作。
張女士通過郵件和對方聯系。對方以“試崗”為由,將張女士拉進一個聊天群,并在群內發布各種刷單任務。起初,張女士通過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獲得了小額返利。然而,當張女士打算增加本金的投入,賺取更高額的返利時,對方卻以“數據出錯”為由,要求張女士前往超市購買購物卡,按規定拍照發送,以此來修補“漏洞”,才能正常提現。
看到張女士仍然蒙在鼓里,民警當場為其揭穿了騙局:因為購物卡具有匿名性、流動性的特點,所以騙子就把它作為了實施詐騙和“洗錢”的工具。騙子讓受害人花費大量錢財購買數十甚至上百張購物卡,接著讓受害人按要求把卡號、密碼拍照發給他,隨后騙子再將這些購物卡折價賣出,完成變現。這樣,受害人的資金,就進入了騙子的口袋!
經過一番勸說,張女士終于醒悟,同意配合工作。在民警的協助下,張女士將總價值3.6萬元的72張購物卡全部退還給商家,保住了不久前剛從銀行取出的3.6萬元現金。
警方提醒
騙子常常會以各種理由如刷單返利、電商退款、投資理財等,誘導受害人購買“京東E卡”或者各大超市的購物卡,通過這種更加隱蔽的方式來達到其詐騙和“洗錢”的目的,凡是要求購卡并索要賬號密碼的都是詐騙!商家如遇到異常購卡行為,請及時報警!
素材來源:青秀分局
用“南寧警方”小程序,辦事更便捷!
(審核:張軍 責編:林婷瑋 編輯:楊嵐晶 校對:鄭姝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