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載陽,有鳴倉庚。為促進未名語工作室成員交流互鑒,營造積極向上的教研氛圍,同時通過名師引領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素養,4月10日上午,我校未名語工作室于克勤樓四樓會議室舉辦教研沙龍活動。本次活動以"星火"為引、以"成長"為題,通過名師講座、授牌儀式、互動研討等形式,為語文教育注入新動能。未名語文人與特邀嘉賓齊聚一堂,共赴一場傳承與創新的思想盛宴。
活動由未名語工作室成員康梟老師主持。他以"星火相傳,生生不息"為開場,介紹蒞臨嘉賓:綿陽市教科所副所長方林,綿陽市語文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南山中學付冬梅老師,綿陽中學實驗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廖先虎,校黨委委員、行政辦主任李孫娃,校語文教研組組長文英老師,以及語文教研組組長、未名語工作室負責人蘇婷老師。
校語文教研組組長、未名語工作室負責人蘇婷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為主題,回顧工作室發展歷程,詳述組織架構、成員構成及取得的榮譽,并通過感人故事展現團隊背后的堅守與初心。
綿陽市教科所副所長方林充分肯定綿實語文人的教育貢獻,提出三點期許:其一,點燃研究熱情,實現自我成長;其二,立足學科融合,推動跨校聯動,共享工作站資源;其三,注重實踐創新,"讓專業光彩被看見",拓寬發展路徑。
南山中學付冬梅老師分享建立工作室的初衷:"為有教育理想的語文人打造一片桃花源,攜手做有意義、有溫度的事。"她期待跨校教研激發更多思維火花。
綿陽中學實驗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廖先虎以"星耀未來,共創輝煌"寄語活動,強調三重價值——傳承與創新并舉、理論與實踐交融、個體與團隊共進,并勉勵成員以未名為平臺,深耕語文教育沃土。
付冬梅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付冬梅老師向綿實語文組蘇婷老師和張鷺老師頒授名師工作室工作站牌匾。“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愿今后我們能夠攜手共進,一如《周易》所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共譜語文教育的璀璨篇章!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綿陽市教科所方林副所長為我校的青年教師們贈書留念。“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愿這些書籍成為老師們教學路上的活水之源!
隨后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廖先虎為未名語工作室的所有成員頒發聘書,并寄語成員老師們在未名這方天地中能夠大展拳腳,讓這株語文教育之樹葳蕤長青。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領導嘉賓和未名語工作室的全體成員,鄭重地將自己的姓名與對未名的寄語期許書寫在一幅名為“未名春樹”的圖卷之上,我們借此共許教育初心。隨后所有領導嘉賓及成員于克勤樓下合影留念,愿這張合影成為未來回望時的溫暖注腳!
合影結束后,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四川省骨干教師,綿陽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科技城人才計劃育才項目“教育領軍人才”,綿陽市南山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付冬梅老師于克勤樓會議室以"教師職業成長路徑"為主題開展講座。她結合自身經歷,提出"貴人即自己"的核心理念,強調青年教師需主動突破:深耕專業領域,把握賽課契機,提煉教學特色,彰顯育人價值。其"金聲玉振"之言,令在場教師深受啟發。
互動問答環節,現場教師就語文教學實踐、學生管理、職業發展規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直言心中困惑,向付老師虛心求教。付老師耐心為大家答疑解惑,指點迷津,既有方法論指導,亦有人文情懷浸潤,現場氣氛熱烈,老師們收獲頗豐。
本次教研沙龍以"星火"為喻,實現三重突破:其一,構建跨校教研共同體,打破校際壁壘;其二,以名師資源輻射青年教師,助力專業成長;其三,通過"授牌-贈書-聘書"機制,形成長效合作生態。正如蘇婷老師所言:"未名之志,不在獨行,而在共進。"未來,未名語文人將繼續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赤子之心,在教育長路上且行且歌,以星火之光點亮語文教育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