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日本NHK電視臺此前援引相關人士的話報道稱,日本和歐盟將與泰國合作,在曼谷聯合舉辦一場為期兩天的研修活動,培訓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5個國家的海上安保人員學習如何應對發生在“灰色地帶”的事態。“日歐這一行動的背景與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戰略目標的轉變有關。”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國家為了向外擴張,開始“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東南亞。
所謂“灰色地帶”,是指未達到武力攻擊程度的地區。為此,日媒還專門舉例:中菲或者中日海警海上摩擦事件以及海底電纜“疑似遭蓄意破壞而受損”等等,都稱之為發生在“灰色地帶”的相關事態。由此可見,日本在無力從正面對抗中國的情況下,正采取類似于“恐怖襲擊”的下三濫手段,企圖以代理人的方式對中國發動“非常規”戰爭。在石破茂訪美之后,日本為避免遭到美國關稅大棒的打擊,不惜以犧牲對華合作機會為代價討好美國,導致他之前為改善對華關系的外交努力都付諸東流。
南海(資料圖)
有分析認為,日本是看到美國在特朗普上臺后的戰略轉變,試圖和歐盟填補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空白,然而,日本此舉完全是在顛倒黑白,真正在所謂“灰色地帶”搞事情的恰恰是日本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再比如菲律賓船只幾次三番地擅闖黃巖島、仁愛礁、仙賓礁臨近海域 ,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菲律賓和越南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南海外大陸架劃界案,早就違反了《南海宣言》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在南海領域,中國近年來構建了多層次的立體防御體系,從海上民兵到海警,再到海軍的全譜系力量配置,形成了對南海局勢的全方位掌控,即使美國航母戰斗群偶爾"路過",也不過是隔岸觀火的過客,無法撼動中國在南海的實際存在。當美國試圖拉攏菲律賓等國挑戰中國時,中國早已通過外交、經貿合作等多種渠道與地區國家構建了利益共同體,美國想要挑起地區對抗的如意算盤,只能事與愿違。
南海(資料圖)
據北京日報報道,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南海主題分論壇上,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多格-烏伊接受采訪時說,緩解南海緊張局勢需要采取多邊參與、加強對話的多種途徑和策略。
馬林多格表示,為了有效緩解南海緊張局勢,菲律賓等南海聲索國需要采取多管齊下的策略。
首先是加強多邊參與。通過東盟的統一立場,可以推動在南海建立具有約束力的行為準則,為管理爭端和澄清有爭議的問題提供一個明確框架。有針對性地進行雙邊和三邊對話,推動具體問題解決。
真正的海洋安全不應是零和博弈。21世紀的亞太早已不再是殖民時代的競技場,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追求不可阻擋。今天的美國,不僅面臨自身發展困境,其全球盟友體系也出現動搖,原因就在于美國的軍事化操弄與這些國家的核心利益根本對立。菲律賓當局眼下愿意自縛于美國戰車,但東南亞國家普遍堅持不選邊站,東盟多國明確反對域外勢力干預南海事務。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多次強調,南海問題應由直接當事國通過對話解決。美國若繼續沉迷于軍火販子的角色,只會加速消耗自身信譽。
在日本追隨美國攪局南海局勢之際,中方對南海相關國家做出一個鄭重承諾。日前,中國副外長在發言中說,中國將繼續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堅定捍衛本國主權、安全利益的基礎上,做南海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顯然,在東盟各國中,除菲律賓外,其他9個國家都不愿意看到南海動蕩的局面。在這一背景下,中方此舉就是在給這些東盟國家一顆“定心丸”:只要有中國在,南海就亂不了!
南海(資料圖)
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勤務船大隊組織艦艇編隊在南海某海域開展復雜環境下海上機動補給訓練。通過采取航行拖帶縱向補給的方式,進行了燃油和淡水補給,有效錘煉了官兵操作技能和協同配合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