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爾蘭,被吊銷駕照這件事,似乎成了“紙上禁令”——因為大多數司機根本就沒把駕照交上來。
根據愛爾蘭交通部公布的最新數據,去年全國有7,817人因酒駕、毒駕、扣分超標等交通違規行為被正式禁駕——看上去這是一項嚴厲的懲罰。
但現實是:這些人里,只有580人(約7%)把駕照乖乖上交。也就是說,超過九成的被禁駕司機,仍握著駕照,該怎么開就怎么開。
情況更“離譜”的,是學習司機。去年共有1,756名“L牌司機”被禁駕——按理說這些人經驗不足,更應該嚴管。
但結果呢?只有75人上交駕照,合規率僅4%,堪稱“銷聲匿跡”。
愛爾蘭交通部的數據還揭示了一份郡級排行榜:Kilkenny和Mayo“脫穎而出”,成為全愛爾蘭最守規矩的地區——交還率高達14%!
聽起來像是在表揚?其實也只是每7個人里有1個人交了。全國范圍內,只有9個郡合規率達到兩位數,其它地方幾乎是“看心情”在執行。
在被禁的學習司機中,只有科克和都柏林兩個大郡交還率超過10%。
更尷尬的是,有12個郡的學習司機中,要么沒人交,要么只交了一個駕照……這不是執行漏洞,是執行“真空”。
再來看看大城市吧:都柏林去年有2,031人被禁駕,結果只有87人交回駕照。四舍五入,合規率仍是4%??瓶擞?73人被禁,僅93人照辦(11%)。高威和利默里克也只維持在8%的“水平線”上浮浮沉沉。
道路安全組織Parc的創始人Susan Gray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我們相信許多被禁司機依舊在上路,毫無壓力?!?/p>
她解釋說,警方目前只能訪問交通部部分數據,不能在路邊當場確認一個人是否被禁駕——這就意味著很多人可以無聲無息地“鉆空子”。
面對這樣的數據,交通部倒是擺出了官方態度:“禁駕令發出時,相關人員已被明確告知必須在14天內交還駕照或學習許可證?!睙o論是法院裁定,還是因酒駕或扣分自動觸發的禁令,通知都有寫清楚。
但部門同時也承認,駕照沒交是一回事,禁令本身是立即生效的,法律效力不受影響。警察可以通過國家車輛駕駛人檔案系統查到誰被禁駕,從而執法——前提是你得“剛好”查,才能抓得到人。
這背后隱隱透出一個現實:禁駕制度在紙面上完善,流程也設定好了。但缺乏即時的查驗手段,加上低得可憐的交還率,令這項本該威懾力十足的制度變成了“象征性”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