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競賽,歐洲入局。
在今年2月的巴黎AI行動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宣布啟動了InvestAI計劃,希望能調動20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萬億元)投資AI領域。
就在最近,在經過不斷完善細節之后,歐盟委員會完整公布的“人工智能大陸行動計劃”,希望借此加強歐盟的AI計算基礎設施。
先簡單介紹一下InvestAI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公私合作模式,調動2000億歐元投資人工智能領域,其中公共資金初始投入為500億歐元,其余資金通過吸引私營部門投資實現。
而在500億歐元當中歐盟投資基金承諾,會為數據中心建設和半導體采購提供200億歐元的資金,另外還會補充100億歐元給其他13個較小的AI工廠。
報道稱,每家AI超級工廠配備超過10萬枚高端AI處理器,總芯片數預計達100萬顆以上,相比于現有的基礎設施項目,訓練吞吐量將提高四倍,而這些工廠將專注于訓練復雜AI模型(如生成式AI和多模態模型),并面向企業、研究機構和初創公司開放算力資源。
從進度上來看,首批7座工廠已于2024年底啟動,2025年新增5座,未來將進一步擴展至13家。
這些設施不僅提供算力支持,還整合數據存儲和算法開發服務,形成“一站式”創新平臺。不過“AI超級工廠”的選址仍然是一個問題,其中德國政府打算在境內尋找一個合適的廠址,而瑞士因非歐盟成員國身份可能被排除在外。
而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這些AI超級工廠將組成數據共享機制,歐盟計劃從2025年創建內部數據市場,通過數據實驗室整合多領域(如醫療、能源、交通)的高質量數據,為AI模型訓練提供支持。
在全球AI領域,歐盟一直被認為落后于美國和中國。
例如,由美國政府支持、多家科技巨頭參與的星際之門計劃,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并計劃在未來四年內投資不超過500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
而中國AI公司DeepSeek的模型性能已經接近美國競爭對手的水平,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相比之下,目前僅有13.5%的歐盟企業引入了AI技術,在高端AI方面更是缺少科技巨頭。
觀點僅代表個人,題圖源:網絡
記得星標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