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山西臨汾安澤縣迎來了一場中醫藥界的盛事——連翹產業國家創新聯盟大會。在這場以“連翹”為核心的產業盛會上,臨汾市正式發布了區域中藥材公用品牌“堯七味”,標志著臨汾中藥材產業從“粗放賣資源”向“集約樹品牌”的跨越式轉型 。這場轉型背后,不僅是對“綠水青山”價值的深度挖掘,更是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躍。
一、從“資源大市”到“品牌強市”:臨汾的底氣與痛點
臨汾素有“天然藥庫”之稱,尤其是安澤縣,以150萬畝野生連翹聞名,年產量占全國1/4,被譽為“中國連翹第一縣” 。此外,臨汾中藥材種類達700余種,涵蓋連翹、柴胡、黃芩等道地品種,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然而,長期以來,臨汾中藥材產業面臨兩大困境:
“有品類無品牌”:盡管安澤連翹早在2014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但市場認知度仍局限于原料供應,缺乏高附加值終端產品 。
產業鏈條短:多數企業以初級加工為主,現代化交易市場、高端制劑研發滯后,利潤空間被下游企業擠壓 。
二、“堯七味”品牌發布:破局之鑰
“堯七味”品牌的誕生,是臨汾破解困局的核心抓手。這一品牌以連翹為核心,整合柴胡、黃芩、酸棗仁等七大道地藥材,通過三大戰略重塑產業格局:
標準化引領:建立從種植、采收到加工的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強化“道地藥材”標簽,解決市場信任難題 。
科技賦能:依托“安澤連翹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平臺,推動連翹茶、植物飲料、日化產品等高附加值品類研發,延伸產業鏈 。
三產融合:以“金蕊綻太岳”賞花季等活動為載體,打造“藥旅融合”新場景,將生態資源轉化為文旅消費動能 。
三、轉型成效:從“賣原料”到“賣價值”
“堯七味”品牌的推出,已顯現多重效益:
溢價能力提升:品牌統一后,連翹等藥材價格較以往原料銷售增長30%,日化產品、中藥飲片等終端品類陸續上市 。
產業集群成型:現代化交易市場、多品種種植基地、高端制劑項目加速布局,吸引投資超5億元 。
區域協同發展:沿太岳中藥材產業帶與沿黃梨果、沿汾蔬菜板塊形成聯動,助力鄉村振興“臨汾模式” 。
四、未來展望:中醫藥產業的“臨汾樣本”
臨汾的轉型之路,為全國道地藥材產區提供了重要啟示:
品牌化是必由之路:通過“132品牌心法”(花1元建設品牌,省3元交易成本,拿2元溢價),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提升產業利潤 。
科技與生態雙輪驅動:以創新聯盟為紐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同時嚴守生態紅線,實現可持續發展 。
全域產業生態構建:從種植端到消費端,打通“中藥材+文旅+康養”全鏈條,打造“世界連翹看中國,中國連翹看安澤”的國際名片 。
結語
“堯七味”的亮相,不僅是臨汾中藥材產業的里程碑,更是中國傳統中醫藥與現代品牌經濟碰撞的火花。當“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當“道地藥材”進階為“國民品牌”,臨汾正以一場靜默的革命,書寫著中醫藥產業的新篇章。
(本文綜合自臨汾日報、山西經濟日報等媒體報道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