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景圣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祭出的“對等關稅”大旗尚未完全落地,余震卻已撼動美國經濟核心。亞馬遜執(zhí)行長賈西(Andy Jassy)10日公開示警,若美方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征高額關稅,勢必引爆連鎖反應,不僅會讓亞馬遜70%的中國供應鏈岌岌可危,更將導致美國消費者承擔高昂代價——低價商品的時代,即將結束。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根據亞馬遜內部數據,第三方賣家占其平臺銷售額60%,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賣家與品牌超過七成。而亞馬遜自營業(yè)務中,也有大量商品透過從中國工廠大批采購的方式壓低成本。特朗普所謂的“關稅公平”政策,實際上是在砍斷自己經濟體的動脈。
賈西的憂慮不僅來自企業(yè)本身的商業(yè)考量,更揭露了當前美國貿易政策的荒謬邏輯:一方面聲稱要“對中國強硬”,另一方面卻對中國制造的高度依賴難以割舍。當70%的電商供應鏈來自中國,而白宮卻拿起關稅刀片對準這條生命線,這不是對中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而是對自己腹地放火。
實際上,美國本土早已沒有足夠的制造能力替代中國的產能優(yōu)勢。亞馬遜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因此早已采取“策略性庫存前移”以避震。但這種緊急囤貨只能短期維穩(wěn),無法真正逆轉局勢。消費者開始搶購平價商品,正反映市場對未來價格全面上漲的恐懼。若加稅成為長期政策,將引爆新一輪通脹風暴,美國民眾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美國政府一邊高舉保護主義大旗,一邊又要求通脹率穩(wěn)定、經濟復甦順利,這簡直是左右互搏、自我打臉。關稅是最粗暴的經濟武器,看似針對“外國”,實則首先殺傷“本國”。賣家無法消化成本,只能轉嫁價格;企業(yè)無法擴大利潤,只能縮減雇傭;民眾無法負擔高價,只能減少消費。三方齊跌,經濟滑坡指日可待。
這也直接影響美國國際形象。本應以市場開放與自由競爭自豪的美利堅,如今卻步入關稅堡壘主義的回頭路,與其聲稱要打造公平貿易,不如坦承這是赤裸裸的保護失敗產業(yè)、干預市場秩序、打壓競爭對手的經濟民族主義。對于全球電商生態(tài)來說,美國此舉無異于在全球供應鏈上投下毒藥。
回看中國賣家在亞馬遜上的占比早已超過50%,而美國賣家比例反跌至45%。這一數字本應讓華府認清現實——中國制造不僅是美國消費市場的骨干,更是其電商平臺運轉的動力。當政治意識形態(tài)凌駕經濟規(guī)律,只會摧毀商業(yè)基礎。如今,連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巨頭也不得不出面呼吁,足見其破壞力之深。
特朗普口口聲聲說要與中國“脫鉤”,但中國制造卻像空氣、水與陽光,早已滲入美國民眾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家庭用品到電子設備、從服飾鞋帽到母嬰玩具,幾乎無一不依賴中國供應鏈。真的全面加征關稅,不是中國崩潰,而是美國電商平臺、自家消費者、乃至中低收入家庭被推入價格地獄。
在這場自導自演的貿易戲碼中,美國政府想扮演保護者的角色,實則卻成了破壞者。關稅政策非但無助于美國制造業(yè)回流,反而令全球資本開始重新布局,尋求更穩(wěn)定的生產與銷售環(huán)境。未來的亞馬遜,若無法在中國穩(wěn)定采購、保持價格競爭力,也將逐步失去全球消費者的信任與市場份額。
從全球角度來看,這正是“去美化”與“去美元化”浪潮的一部分。當美國選擇關上市場,其他國家就會選擇自己開門;當美元被政策干預過度,黃金、人民幣與其他替代品就會漸漸取而代之。這不僅是供應鏈重構的開始,更是全球經濟秩序再平衡的開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