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留幾手在直播中坦言“不排斥和女生交往”,試圖展現溫和一面。然而,這番示好言論卻引發網友群嘲:“可是女生排斥和你交往呀!”從“互聯網判官”到“求偶困難戶”,這場輿論反諷不僅暴露了初代網紅的轉型困境,更折射出公眾對“厭女”歷史的清算與新時代性別觀念的碰撞。
事件始末:從“毒舌祖師爺”到“求愛滑鐵盧”
留幾手的直播原本聚焦職場話題,但在粉絲追問情感狀況時,他首次松口:“我現在對感情挺開放的,不排斥和女生交往。”為佐證態度轉變,他提及近期參與戀綜《半熟戀人》的經歷,稱“學到了如何平等溝通”。然而,這番“溫情宣言”迅速翻車,網友翻出他2014年點評女性外貌的刻薄語錄:“臉比驢長”“腰圍賽水缸”,質問“當年把女生踩進土里,現在想從土里找對象?”
面對爭議,留幾手回應稱“年輕時為了流量口不擇言”,但網友并不買賬。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3億,評論區高贊留言直指核心:“不是女生排斥和你交往,是你的傲慢從未消失。”
爭議焦點:轉型人設與歷史包袱的撕裂
“毒舌”遺產:流量紅利與道德負債
作為初代網紅代表,留幾手的走紅史正是互聯網審丑文化的縮影:
2013-2016年巔峰期:他以“1-9分制”犀利點評女性照片,用“棺材板身材”“車禍現場臉”等標簽收割流量,單條微博轉發破10萬,廣告報價高達30萬元;
2018年口碑崩塌:因物化女性、身材羞辱等爭議被央視點名批評,微博粉絲從1200萬暴跌至400萬;2022年轉型嘗試:轉戰短視頻平臺,打造“職場導師”人設,但視頻點贊量長期徘徊在1萬左右。
此次“求偶宣言”的翻車,本質是歷史言論的“復利式反噬”。網友指出,其轉型始終缺乏真誠反思:“他道歉是為保住飯碗,而非真正尊重女性。”
為挽回口碑,留幾手近年嘗試“贖罪式轉型”:
2023年:參與女性主題訪談,稱“感謝網友罵醒我”;
2024年:在視頻中推薦女性主義書籍《看不見的女性》;
2025年:捐款50萬元資助鄉村女童教育。
然而,這些舉動被質疑“功利性過強”。網友發現,其推薦書籍的塑封未拆,捐款新聞稿發布時間總在爭議爆發后。這種“危機公關式轉型”,反而加深了公眾的不信任。
留幾手的“求偶宣言”鬧劇,最終成為一場時代性的隱喻:當網民開始用對待“渣男”的標準審視網紅,任何投機式轉型都將遭遇精準狙擊。
這場輿論風暴留給行業的啟示殘酷而清晰:流量可以短暫篡改記憶,但無法抹平傷害。若不能以真正平等的姿態面對觀眾,所有“重新出發”的宣言,不過是又一場精心設計的表演。而對于留幾手們,網友的嘲諷或許是最好的清醒劑——“當你把女性當作流量墊腳石時,就注定要承受被踢下臺階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