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美團優選及閃電倉,實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進群
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美團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2024年銷售額800億元左右,同比“回撤”。
而至于美團優選的未來發展,當下在廣東市場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有美團服務商試圖將美團優選的“貨盤”與美團即時零售品牌——閃電倉做“融合”,即美團優選供貨閃電倉,為閃電倉+生鮮品類,再通過小時達履約消費者。
《商業觀察家》接觸了解到的一些情況則是,目前,有不少市場人士在思考如何將美團優選與閃電倉做融合——接美團優選的“商”來對接美團的閃電倉。力圖把美團優選變成一個面向下沉即時零售市場的to B業務平臺。
“美團優選的供應商如果要有出路的話,閃電倉如果流量會漲的話,那么,就是一個很好的結合。”
一
社區團購
美團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2024年來,處于“收縮”與減虧調整狀態中,從2024年一開始,美團優選就關閉了10個RDC倉,到一整年的銷售額,同比去年,有回撤。
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社區團購業務的盈利比較難。
由于是做次日自提模式,它成為了一個強計劃性消費場景,這個場景需要消費者提前下單,次日出門定時定點自提(生鮮不耐保存),對購物便利性沒有顯著提升,軟件服務的便利性體驗價值(品牌溢價空間)由此也大打折扣,進而,這個消費場景要吸引消費者主要依靠低價商品來引流,發展成為了一個低價消費場景。
加上社區團購主營的生鮮業務本身很難賺錢,那么,做社區團購業務就很辛苦。阿里做的社區團購業務——淘寶買菜,近期也在全國各大城市停運了社區團購業務。
另一方面則可能是競爭因素所致,在生鮮的線上貨架式低價消費賽道里,目前市場的各大玩家,似乎都很難“跨越”拼多多,拼多多的低成本運營能力支撐了它的低價競爭力。拼多多又是一家起家于生鮮農產品的電商平臺,其在生鮮產地端、流通端有很強的存在與平臺運營經驗。
美團優選過去一段時間的運營則顯示,通過“自營”方式來做下沉市場,對于美團來講,可能還是有點“復雜”,社區團購的“三級倉配”架構(區域中心倉-協同倉-RDC倉),美團做下來的成本很高,而進入到下沉市場,美團的低成本運營能力似乎也顯得有些不足。
它的中心倉加工成本很高,協同倉的成本也很高,以至于很多供應商開始要求自己來做社區團購的生鮮加工與“倉配”,因為他們做下來的成本要比美團低很多,由他們包裝加工好商品再直接配送到美團的RDC倉。
由此,美團的社區團購業務,過去一段時間來的核心動作,其實就是:1、優化效率——裁員,及大量關閉“自營”倉配。2、思考轉型升級,怎么把其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優勢、能力與基礎設施發揮出來。
二
閃電倉
現在,對于美團優選的未來發展,有不少美團服務商,及與美團“接近”的人士在思考,如何對美團優選做轉型提升。
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方向是,將美團優選的“貨盤”與美團的即時零售業務——閃電倉做結合,即美團優選轉型成一家面向下沉即時零售市場的to b供貨平臺。
“美團優選的供應商如果要有出路的話,閃電倉如果流量會漲的話,就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這個如果嫁接過去,那美團優選的to C業務都可以關掉了,同時,美團優選的三級倉配、現有的供應商網絡資源、下沉市場的用戶流量數據(美團優選幾乎是美團現有零售業務線中真正下沉過的業務),以及閃電倉(前置倉)作為城市末端的基礎設施功能(閃電倉現在也在打即時零售下沉市場),都可以用到。”
截止2024年末,美團閃電倉大致有3萬個左右,其中,2萬個左右是垂直類的閃電倉,1萬個是綜合類的閃電倉(8000-10000萬支SKU),而到2025年第一季度,美團閃電倉的日單量,已經突破并穩定在500萬單上方了。
閃電倉是通過“松散加盟”(允許加盟商私采,及品牌商自營商品。對加盟商進銷存弱管理)方式來做1小時達即時零售業務,非美團自營,沒有歸屬于美團的統一獨立品牌,每個閃電倉的“加盟商”通過自有品牌運營,比如樂購達、名創優品等等。因此,閃電倉做的商品品類更寬,從電器到商超到百貨等,但絕大部分都為標品,生鮮只有一小部分。
除了“松散加盟”方式,在即時零售賽道,美團還做了“強管控加盟模式”的前置倉加盟便利店業務——松鼠便利。松鼠便利是一個獨立品牌,品牌所有權歸美團所有。松鼠便利不允許加盟商私采,要從松鼠便利供應鏈平臺進貨,主要做快消食百等標品品類,跟閃電倉品類重合度較高,但也沒有做生鮮。
松鼠便利自建倉配,系統用的是美團的牽牛花,且幾乎100%的流量與銷售來自美團平臺。加盟商的進銷存,則都由松鼠便利強管控。
而除了“加盟”方式外,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還做了直營模式——小象超市。這個業務則主打生鮮,純直營——前置倉都由美團直營,但也由于做了生鮮,小象超市連鎖復制的標準化難度高、運營成本高,當下很難通過自營下沉,主要做高線市場。
所以,在即時零售這個賽道里,美團幾乎把線下各種模式的連鎖業態,都力圖將其線上化來做小時達到家。幾乎是線下有什么,美團就把這些東西往線上搬,試圖把本地生活的所有業態都“萬物到家”。只不過,當下門檻高、難度高的一些實體業態,比如倉儲會員店,美團暫時還沒有能力將其線上化美團化,只能做一些線上“代購”店。
此篇,《商業觀察家》則重點關注的是“松散加盟”的閃電倉業務。
由于是“松散加盟”方式,閃電倉的“拓店”速度非常快。短短數年,閃電倉的“加盟”前置倉就已經超過3萬個。
它當下主要還是做快消食百及長尾商品。
它能出現的基礎,則可能基于四個層面因素:
1、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即配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進而催生了即時零售的需求。
2、工業品下沉。
下沉市場一直是挖掘消費增量的“寶庫”,工業品品牌的下沉需要不斷地去找新的渠道來帶動下沉。從夫妻店到連鎖店到快遞電商到直播電商,不斷有新渠道新業態冒出來做下沉市場。
即時零售則成為了當下下沉市場的一個新渠道。由于即時零售的購物便利性好,能為消費者節省時間,契合了品牌價值——相對于“白牌”商品,品牌商品的一大核心價值就是為消費者節省選購時間,品質的標準化、購物的便利性好。
而閃電倉“松散”的組織模型所帶來的更低運營成本,在即時零售領域其實也更契合下沉。
2、夜間訂單。
即時零售有訂單增量,主要表現在夜間市場,夜間訂單已經占到美團即時零售三分之一左右的單量水平了。尤其是晚間10點以后的市場,很多實體店都已經關門打烊了,很多夜間訂單以往是沒有被滿足的,即時零售的出現接住了這塊訂單。
3、分流快遞電商。
美團做閃電倉的一個原因可能就在于,它發現很多消費者會在美團平臺上去搜索一些快遞電商如淘寶京東等平臺上的商品,搜索很多長尾商品,這意味著,消費者對于更快速獲得長尾商品、快遞電商的商品也有很大的需求。所以,美團就決心做這塊業務了。
三
融合
但閃電倉發展到當下也有很大的問題,比如,同質化經營,導致“加盟商”大面積不賺錢;以標品經營為主,沒有定價權;缺乏新供給,難以刺激閃電倉的流量數據盤持續壯大;以及流量數據盤不能持續做大,訂單密度不夠,履約成本就降不下來。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市場人士在想為閃電倉+生鮮品類了。
一些人士想到了美團優選,他們認為兩者有融合點,因為美團優選已經培養出了一套TO C的生鮮預包裝加工能力。
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美團優選是三級倉配,最前端的是RDC倉,這個倉不存貨,配送用的。然后在RDC倉前面有一個倉叫協同倉,協同倉一般挨著美團的RDC倉,供應商的貨要交到這個協同倉,協同倉由美團來代為保管,系統是用美團的。再然后,協同倉之前,還有一個區域中心倉,就是供應商把原料拿過來,美團可以在這里加工打包,供應商也可以自己送成品過來。”
“但這些年,一些城市,美團的區域中心倉加工成本太高,協同倉的成本也高,比供應商在自己家里面打好包的成本更高。所以,到后面的時候,美團就開始把這些區域中心倉、協同倉等都慢慢撤了。這個時候,這批美團優選的供應商也鍛煉出來了生鮮加工能力。他們中有的人就直接把美團原來的倉給租了,等于就是美團把基礎建設做了,供應商租,供應商來干這份活,這樣把成本降下去的美團,就開始裁員什么的,慢慢把倉、設施、人都裁掉了。但系統還都是用美團的。”
生鮮加工一直來都面臨一個產能問題,供應商規模都比較小,要做線上市場,就需要做預包裝標準化的能力與規模備貨的能力,但這批生鮮供應商的包裝加工備貨能力都跟不上,平臺要搞一個大促銷,產能、備貨能力都跟不上,支撐不了平臺想要的“大進大出”。
所以,社區團購在最開始的時候,在“燒錢階段”的時候,由于供應商缺乏備貨能力,都是平臺親自下場來“自建倉配”做生鮮加工、預包裝及生鮮標準化。問題則是,平臺做,成本比較高,“生鮮自營”,尤其是下沉市場的生鮮自營對于平臺來說,還是比較“復雜”比較“麻煩”。
好處則是,經過了這個“燒錢”階段,相關的生鮮包裝加工能力、供應商的配套能力實際上也拉起來了。那么,這樣的能力到當下也就有了“輸出”可能。
這就是當下有市場人士想到把這種能力輸出到閃電倉、輸出到即時零售的原由。
“這是一套TO C的能力,特別是生鮮,美團優選的供應商網絡特別適合TO C閃電倉。美團的其他生鮮供貨業務,比如美團快驢,做的則是面向餐飲的TO B配送能力,就是一大包一大包、整箱整箱的蛋、肉配送,并不適合TO C業務。供應餐飲的商品從包規、質量,兩方面也都不如美團優選,美團優選是TO C的規格,并且打好包的,適合閃電倉。”
“美團做的自營生鮮業務——小象超市,它的貨盤則需要訂單密度高,消費力強的地方才能活,即便是在高線市場,小象超市也不是所有倉都能盈利,因此,如果是要切下沉市場(下沉市場分散),一定不是通過自營來做,因此,如果閃電倉要+生鮮品類,讓小象超市來對接的話,也搞不定。沒有美團優選好。”
“這個事情,美團優選如果變一下,其實有可能做成一個類似于美團快驢供貨餐飲,美團優選供貨閃電倉的TO B平臺,也許能把美團優選,及閃電倉都盤活了。具體到生鮮品類,雖然蛋菜肯定不賺錢,但果肉禽還是可以賺到錢的。即時零售也能把價格賣上去。”
這樣的設想,目前已經開始有人謀劃落地了——接美團優選的“商”來對接美團的閃電倉。但這樣的設想也存有挑戰。
一方面是,美團優選是做次日自提消費場景的to C貨盤,復用到即時零售消費場景,消費者能不能接受,客訴率會不會很高,以及還可能存在倉配基礎設施的調整與追加投資等問題,比如閃電倉的溫控設施能不能滿足生鮮經營,物流效率如何保障,以及要做多大投資,如果投資成本很高,那可能也打不平,以及競爭不過其他業態。
另一方面則可能是組織的協同挑戰,美團優選與閃電倉在美團內部是歸口兩個獨立的大事業群,一個歸口在新業務事業板塊,一個歸口在核心本地商業。
大型電商平臺的內部各業務線往往都“賽馬”競爭,內部競爭很多時候比外部競爭還慘烈。因為對外競爭輸了還有可能“活”,內部各業務線的相互競爭,如果輸了則可能就要被“優化”了。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