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搜索的時代,結束了。
7月2日,百度搜索宣布十年來的最大改版,只能輸入關鍵詞的搜索框升級為“智能框”,不僅能夠容納超千字的長文本,還集成了多個AI應用。
從PC互聯網時代的王者,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追趕者,百度熬過了“失去的十年”,付出了千億級的研發支出,得到了一個標志著搜索引擎進入AI時代的:
框。
【01百度拼了】
2017年7月5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百度首屆AI開發者大會。
上午十點,大會現場座無虛席,一位身材纖瘦、穿著T恤加牛仔褲的男人站在臺上,一開口就點燃了全場的氣氛,“歡迎大家來參加百度第一次,也是中國工業界第一次大規模的AI開發者大會。”
估計您心里已經覺得這個人是李彥宏。那恭喜您,想錯了。這個獻上百度AI開場演講的人叫陸奇,六零后,復旦畢業后赴美留學,曾為雅虎和微軟打造搜索引擎,搶走谷歌在歐洲20%的市場份額,被谷歌稱為“最好的競爭對手”。
2017年1月,陸奇被下決心轉型AI的李彥宏挖到百度,擔任集團總裁兼COO,全面掌舵百度的AI業務。
首屆開發者大會上,陸奇充滿自信地官宣了百度的AI架構,前臺是語音交互系統DuerOS和自動駕駛系統Apollo,后臺是百度大腦和智能云。
介紹自動駕駛時,陸奇視頻連線了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當時的李彥宏正坐在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上,從北京五環路的車流中趕往會場,當觀眾看到他舉起雙手在空中畫圈時,現場響起一陣陣尖叫,連百度的員工都在心里喊著“牛逼”。
▲陸奇連線李彥宏,來源:百度微博
到達會場后,李彥宏一路小跑地上臺,向觀眾介紹僅用三天做出來的無人車,“使用Apollo1.0,三天就能開發一輛具有基本能力的無人車。”
因為開“無人車”上路,李彥宏收到了一張交通罰單,交完罰款,他說出了那句被用作新聞標題的話,“無人駕駛的罰單來了,無人駕駛的量產還會遠嗎?”
參加過那次大會的人,都對李彥宏和陸奇的“火力全開”印象深刻,因為大家許久沒有見到如此充滿活力、大秀技術的百度了,前去報道的媒體感慨:
百度拼了。
【02隔代搶跑】
百度拼了,也是被逼出來的。
百度至今為止的巔峰,都還停留在谷歌退出中國后的2011年,市值超過騰訊,位列中國互聯網公司第一,并且手握七八個用戶量過億產品,一時風頭無兩。
現在回頭看,那也是百度危機的根源。
當移動互聯網浪潮涌來時,騰訊、阿里紛紛重兵力推各自的APP,但是百度毫無動作,等意識到問題嚴重時,一切已經是來不及了。
2016年三季度,百度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市值跌破500億美元,騰訊、阿里的市值則雙雙突破3000億美元。
百度徹底落后了,翻身突圍的機會在哪里?
李彥宏把目光投向了AI。理科出身的他在大學時就對人工智能懷有興趣,百度也一直在儲備AI的技術和人才。
移動互聯網,百度已經落后了。AI一定是未來趨勢,何不直接跳過移動互聯,奔入下一個戰場,搶占新未來的先機?
痛定思痛后,李彥宏決定,放棄移動互聯網的競爭,瞄準AI,全力開打。
2017年1月,李彥宏在百度大廈名為“青玉案”的會議室,親自為陸奇召開媒體見面會,后者被賦予百度成立以來的罕見職權,六大事業群副總裁向他一人匯報。
▲陸奇,來源:百度微博
陸奇將主航道定為AI和信息流業務,他整合成立了智能駕駛(IDG)、智能生活(SLG)兩大事業群,合力推進Apollo和DuerOS兩大核心業務,與之不相關的醫療、外賣則被果斷裁撤。
更深的影響是對工程師士氣的提振,一般高管只問用戶體驗這種比較虛的東西,陸奇會直接問算法和代碼,還會在內網回答一線工程師的業務提問,一位基層工程師說,“這相當于將軍親臨陣前慰問,大家的心氣兒馬上就起來了?!?/p>
百度開始找回那句多年前的業內評價:百度靠技術,騰訊靠產品,阿里靠運營。
然而,這只是開了個好頭。
入職16個月后,百度卻突然宣布陸奇卸任總裁和COO,百度的AI轉型,也因此被閃了腰。
【03更硬的AI】
陸奇卸任后半年,百度迎來all in AI的第一戰,智能音箱市場的“千箱大戰”。
當時,市面上有超過兩千家智能音箱廠商,既有阿里、小米這樣的大玩家,也有想趁機撈一把的投機者,戰況十分焦灼,當阿里的天貓精靈X1把價格打到99元時,很多廠商都覺得玩不下去,想放棄國內市場。
2018年3月,百度上場了。
搭載DuerOS對話式AI系統的智能音箱“小度在家”發布,李彥宏親自站臺,分享了自己的家庭趣事,“我小女兒和媽媽吵架了,會問小度,‘媽媽對你不好,該怎么辦?’”
“小度在家”的操盤手,是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SLG)總經理景鯤,他碩士畢業后加入微軟中國,在陸奇的團隊里主導研發了AI聊天機器人小冰,2014年加入百度。
“內卷改變不了世界”,是景鯤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在各家為了降低成本把功能壓縮到極致時,沒有先發優勢的小度反其道行之,給智能音箱加了一塊屏幕,推出國內首款帶屏幕的智能音箱,首發價599元,補貼后299元。
有屏的智能音箱,能在語音交互的同時,給用戶可視化的反饋,比如問辣椒炒肉的做法,小度能直接播放教學視頻,用戶體驗大幅提升。
在別家的智能音箱被當作鬧鐘的時候,“小度在家”通過屏幕放大了自身的算法和內容優勢,一舉殺出重圍,改變了智能音箱的戰局,阿里和小米也紛紛推出帶屏音箱。
2019年,小度智能音箱出貨總量達到1730萬臺,拿下全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成績,當年全球智能音箱的前五名是:亞馬遜、谷歌、百度、阿里和小米。
“千箱大戰”后,景鯤收獲了“小度之父”的贊譽,李彥宏也在內部信里對他點名表揚,“景鯤帶領SLG團隊敢打硬仗、能打勝仗”。
2020年,獨立融資的小度科技成立,景鯤出任CEO,后于2023年離職創業,百度老將李瑩接任,繼續發力智能硬件。
“小度”逆襲之際,百度的智能駕駛事業群(IDG)則在苦練內功,以每年兩個版本的速度迭代系統,其負責人李震宇被稱為帶領無人車團隊“熬過萬丈孤獨的人”。
北航畢業后,李震宇加入華為,獲得過“最高榮譽金牌獎”,他于2007年加入百度,任職過多個部門,接手IDG時,正好趕上百度的多位自動駕駛大佬出走,人心浮動之時,李震宇留住了團隊骨干,以“攀登珠峰、沿途下蛋”的戰略推進項目。
2021年8月,百度發布了凝結Apollo技術積累的自動駕駛出行平臺“蘿卜快跑”,正式開始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探索,無人駕駛的出租車陸續在各大城市上路載客。
▲2021年的蘿卜快跑無人車,來源:百度微博
想起無數工程師端著電腦,跟在無人車后面奔跑的日日夜夜,李震宇發文感慨:自動駕駛不再是遠在天邊的黑科技,而是真正觸手可及的生活的一部分。
在上海,有記者第一時間體驗了“蘿卜”是如何快跑的:上車,輸入手機尾號,點擊“開始行程”后,方向盤自動轉向、回正,在駕駛席上,配有一位真人安全員,雙手全程放在膝蓋上,“掌心朝上、不碰方向盤”。
車內有三塊屏幕,車機系統一塊,乘客面前兩塊,顯示路線、時間和數字化的路況,安全員向記者介紹,“車載雷達掃描靜態物體,攝像頭負責識別動態景象,‘蘿卜’正在學習人類的駕駛習慣,油門踩得比較猛,還沒掌握‘輕踩油門’”。
一年后,在深圳運營的“蘿卜快跑”已經沒有了安全員,車開得也更像“老司機”了,掉頭轉彎很平穩,遇到周圍車輛違反交通規則時,也能做到及時制動。
去年夏天,蘿卜快跑在武漢上了熱搜,引發一場社會大討論,有武漢出租車司機抗議“無人車不應該滿大街接單”,還出現了“無人車與行人相撞”的新聞。
李彥宏對規模和安全的爭議作出了回應,“我們在武漢出租車市場占比很小,400臺車大概占1%,規模擴大還需要很多年?!?/p>
關于安全,蘿卜快跑引入了真人遠程代駕技術,當遇到機器處理不了的狀況時,后臺的真人駕駛員能迅速接管車輛,歷經1億公里的實測,未發生過重大事故,出險率是人類司機的十四分之一。
2024年12月,與景鯤類似,李震宇也選擇在業務進入新階段時,離職創業,百度培養的另一位勇將王云鵬接任IDG。
對于自動駕駛,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是何時盈利,從2015年正式成立L4事業部算起,百度累計對自動駕駛投入了1500億的研發費用,但業務的營收數據一直未在財報披露。
盈利不僅對百度至關重要,對整個自動駕駛行業來說也是里程碑的時刻。
在今年的財報會議上,李彥宏終于明確表態,“已經看到了清晰的盈利路徑”。
他說,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了十多年,正在運營的第六代量產無人車RT6,單車成本20.46萬元,是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成本是特斯拉的三分之一,waymo的七分之一。
截至目前,蘿卜快跑已部署了超1000輛無人車,全球累計提供超1100萬次出行服務,大陸地區不再配備安全員,實現100%無人駕駛運營。
這一成績,在全球業界,都是遙遙領先。
十多年的持續投入,熬出了成本下降與規模擴大的局面,百度自動駕駛的“Apollo登月時刻”,已近在眼前。
有“科技股女股神”之稱的美國著名投資人Cathie Wood在近日表示,在她看來,10年內能規模落地的Robotaxi企業有三家:
特斯拉、Waymo和百度。
【04告別搜索】
2009年,李彥宏首次提出“框計算”的概念,那是他心中的“數字理想”:用戶在“框”里提交需求,并匹配最佳的應用服務,滿足其需求,而且這個“框”一定是開放平臺。
當李彥宏在百度創新大會上發布“框計算”的實施方案時,英國《金融時報》發文贊賞:
這個把應用開放平臺和搜索引擎結合起來的創意,是中國企業少見的“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實例”。
但是,競爭對手谷歌的“驟然離去”,讓一家獨大的百度失去了動力,直到2016年,李彥宏才在公開信里反思:
“從管理層到員工都在追逐KPI,我們的價值觀被擠壓變形,百度搜索十幾年沒怎么變過,我們沒有給用戶提供一個真正創新性的新產品?!?/strong>
2017年至今,每年一度的AI開發者大會,見證了百度全面轉型AI的歷程,2018年,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下線;2019年,吉利李書福親臨現場,與李彥宏連線演示車機互動;2023年,推出文心一言大語言模型……
在今年的AI大會上,百度發布了新一代文心一言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多項測試表現優于GPT4.5,API調用價格僅為GPT4.5的1%,并且完全開源。
李彥宏表示,他希望結束大模型廠商卷生卷死的現狀,通過開源讓開發者受益,“一個西部的果農,也能用百度的工具開發賣水果、算賬的應用。”
百度2024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1331億元,凈利潤238億,同比增長17%,傳統在線營銷收入同比減少6%,AI成為增長的第一動力,驅動百度文庫、智能云等業務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如果僅從市值上看,百度或許經歷了“失去的10年”,但在AI技術的突破上,百度未有失去:
截至2024年,百度在全球累計公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2.7萬件,其中,中國專利申請量達2.2萬件,授權量達1.2萬件,連續7年位居國內第一,轉化的技術惠及數十個行業、超100個應用場景。
新版搜索的發布,算是讓李彥宏和百度實現了當初的“理想之框”,它能通過DuerOS輸入需求,生成圖片、視頻、PPT,也能接入Apollo智能座艙,把框內的文本轉化為自動駕駛的可操作指令,以及其他等待用戶探索的廣闊空間。
李彥宏曾經面對臺下的開發者說:
“大家看到了,在AI前進的道路上,會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前行的決心不會改變,我堅信AI會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百度的改變,正在加速。
【參考資料】
[1]《陸奇:撥開百度迷霧的局外人》人物
[2]《對話李彥宏:百度的危機和未來》財經
[3]《框計算:布局未來搜索》第一財經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