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是孩子在嬰兒時期的主要餐具,孩子無論是喝奶,還是喝水,都需要用到奶瓶。
而作為餐具,自然是要清潔的,但是很多時候,那些看似清潔“到位”的行為,卻是一種敷衍的行為,根本起不到理想的清潔作用。孩子用了這些奶瓶之后,很可能會出現健康問題。
孩子總生病,原來不是體質差,醫生:問題出在奶瓶上
有了孩子之后,小西的生活就變得緊湊了很多,總覺得時間不夠。確實,因為要照顧孩子,很多寶媽都非常勞累。
不過,這種勞累時間短了還行,長期這么著真的讓小西感覺有點吃不消。
于是小西和大多數的寶媽一樣,開始“精簡”各種流程。
比如以前,小西為了孩子的飲食健康,在清潔孩子的奶瓶時,總是將奶瓶里外刷洗得非常干凈,并且還要放在蒸鍋中消毒,確保奶瓶被清潔干凈。
但是,這種繁瑣的清潔和消毒流程,占用了小西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于是,小西便采納了家里老人的做法:
在孩子用完奶瓶之后,對奶瓶進行沖洗,在孩子使用之前,再用開水燙一下。
這樣的清潔和消毒流程,大大地減少了小西的帶娃壓力,小西也就慢慢地接納下來。
可一段時間后,孩子經常性地出現不舒服的情況,小西就帶著孩子到了醫院看病。
而醫生給孩子做了檢查后,查看檢查單,并了解了孩子的生活情況之后,卻表示問題很可能出現在孩子的奶瓶上。
小西這就有點不理解了, 孩子身體不適,和奶瓶有什么關系?
自己明明在沖洗奶瓶的時候,沖得非常干凈,整個瓶體都是透亮的。
并且,自己在給孩子沖奶之前,還會用開水燙一下,為啥還有問題?
醫生聽了小西的疑惑,無奈的表示:“你覺得自己洗干凈也消了毒了,但其實什么都沒做”。
對于醫生的說法,小西完全反對。由于孩子上醫院的時候也可能要吃奶,所以小西剛好也帶了奶瓶,為了反駁醫生的說法,小西直接將奶瓶和裝了開水的保溫瓶拿了出來,讓醫生看看,并表示:“你看哪有一點污漬”。
面對信誓旦旦的小西,醫生接過了奶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小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沖洗“干凈”的奶瓶,真的干凈嗎?開水燙一下,真的能消毒嗎?別天真了
只見醫生將奶瓶拿過來,直接將奶瓶的蓋子、奶嘴等零件拆卸下來,然后指著奶嘴內側、旋鈕內側的螺旋紋等部位對小西說:“你自己看看”。
小西不信邪的接過來一看,頓時傻眼了,只見很多奶瓶部件的內側,都積累了厚厚的污漬,甚至這些污漬都已經變黑了,看起來非常的臟,小西的眉頭瞬間皺了起來。
“你覺得你洗干凈了,你只是將奶瓶的瓶體洗干凈了,但是這些地方卻等于根本沒有洗,在使用奶瓶的時候,這些污漬都會接觸到奶液,從而污染奶液,寶寶吃了之后自然會生病?!?/p>
之后,醫生又將小西攜帶的保溫瓶拿了過來,將里面的水倒了出來,然后插上一根溫度計,結果顯示,小西口中的“開水”只有70℃,根本達不到開水的級別。而小西看到這樣的結果,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
“水燒開的時候確實是100℃,但是當你將水倒出來的時候,它就已經不是100℃了。一般,開水倒入容器之后片刻,水溫就會降低到80多度,而裝在保溫瓶之后,溫度也會逐漸降低,比如你這個水,應該是1小時左右時裝的吧?”
小西點點頭,不得不說,現在小西對醫生的話是深信不疑了。
“并且,就算是100℃的開水,也不是沖一下就能夠消毒的,因為要用開水消毒,需要保持一定的時間,沖一下幾乎沒有任何的作用,最多只是一個心理安慰罷了?!?/p>
這時候的小西,真的是完全聽醫生的了。
“那我該怎么做呢?”小西問道。
醫生也知道小西是個寶媽,所以就結合小西的情況,給出了不耽誤清潔效果的基礎上,最簡單的奶瓶清潔方式。
怎樣清潔奶瓶既干凈又快速?
1)交給其他人做
直接將這件事交給寶爸或是其他家人做,畢竟孩子是夫妻雙方的,寶爸也有義務照顧孩子,或者尋求家里老人的幫助。
如果有條件,直接聘請一位專業的保姆也是不錯的選擇。
家人如果能夠分擔清潔奶瓶的工作,寶媽不僅能夠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還可以更好地照顧孩子。
2)及時清潔奶瓶
及時清洗奶瓶,孩子用后的奶瓶不要放,而要及時清洗,清洗得越及時,污垢的附著力就越小,就越好清潔。
如果孩子使用奶瓶之后,寶媽放好久再去洗,就不好洗了,一些污漬可能會非常頑固地附著在奶瓶中。
可別小看這個細節,因為污漬長時間不清理的話,真的很難清理,并且還會滋生微生物,而微生物還可能會產生一些有毒性的物質,這就進一步加大了奶瓶的清潔難度。
所以,寶媽最好養成一個用完就清潔的好習慣,這樣既輕松,又省力。
3)合理使用清潔設備
購買消毒柜,雖說清潔程序沒什么可精簡的,但我們可以使用消毒柜來簡化整個消毒程序。
這樣寶媽就只需要清洗奶瓶了,清洗結束之后直接放在消毒柜中,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用就行了,方便快捷,消毒徹底。
注意,最好買那種帶烘干功能的,最大限度地減少寶媽的精力消耗。
另外,除了消毒柜,寶媽還應該懂得利用其他的清潔設備,比如自動清潔奶瓶設備、輔助清潔設備等等。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越是能夠接受新事物,清潔奶瓶就越簡單輕松。
選購奶瓶時,注意這些細節能讓清潔更輕松
奶瓶到底好不好清潔,其實和奶瓶本身的設計、結構、材質等,都是有一定關系的。
所以,想要以后在清潔奶瓶的時候更加省力,那么在選擇奶瓶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了。
首先,注意奶瓶的材質
現在市面上的奶瓶,有很多不同的材質,其中比較普遍的有玻璃奶瓶、硅膠奶瓶、塑料奶瓶、陶瓷奶瓶、不銹鋼奶瓶等。
這幾種材質中,最好清潔的莫過于玻璃奶瓶了,因為玻璃質地光滑,并且在長時間使用之后,也不易產生劃痕等,也就不易藏污納垢了,清潔起來不會費力。
其次,陶瓷奶瓶、不銹鋼奶瓶清潔起來也是不太費力的,只不過這兩種材質的奶瓶并不是透明的,我們無法很輕易地從外面窺見奶瓶的內部,這就需要我們在清潔奶瓶的時候,多多注意,避免奶瓶內部有被遺漏的地方。
至于塑料奶瓶,其本身還是比較光滑的,但是在長時間使用之后,由于材質的硬度不足,就可能會產生一些極為細小的磨損,從而導致藏污納垢的情況出現,清潔的時候就可能會比較費力了。
而硅膠奶瓶也是一樣的道理,屬于比較難清潔的類型。
所以,要想清潔起來更輕松方便,玻璃奶瓶是首選。
其次,注意奶瓶的細節設計
各種奶瓶初看之下,其設計似乎都大差不差,但就是這些細微的不同,就可能會對奶瓶的清潔情況造成影響。
我們在選擇奶瓶的時候,如果想要清洗起來比較方便,那么就需要選擇一些設計簡單的奶瓶,而不要選擇擁有復雜設計的奶瓶。
比如有的奶瓶帶有很多配件,除了瓶身、蓋子、奶嘴之外,還有把手、透氣孔、活塞片、節流器、重力球等,這些配件的設計,雖說能夠增加奶瓶的使用體驗,但同時也增加了清潔的難度。
所以,我們在選擇奶瓶設計的時候,需要綜合考量奶瓶的功能設計,按需選擇,不要見啥買啥。
最后,注意奶瓶的清潔要求
很多寶媽都會忽視這一點,其實奶瓶買過來之后,附帶的說明書上都會標明清潔要求,告訴寶媽們應該如何清洗。
如果我們按照奶瓶說明書上面的方法來進行清潔的話,往往能夠達到更好、更快的效果。
另外還需要注意,有些奶瓶并不是適合所有清潔方式的。
比如有些奶瓶不能夠使用某種類型的清潔劑,有些奶瓶不適合高溫消毒,有的奶瓶不能夠長期放在陽光下曬等等。
如果使用不當的清潔方式,有可能會更快地造成奶瓶的損毀。
結語
寶媽帶娃確實很累,這種累是其他人完全不能夠體會的。
不過,寶媽也不要因為累而在某些事情上“偷懶”,如果真的自己做不過來,可以讓孩子爸上手。
畢竟孩子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而是整個家庭的新成員,每個家長都應該盡到自己的帶娃義務。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