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無線充電,路燈風光互補,車棚集光儲充于一體……走進長島綜合試驗區南長山街道孫家村,一股濃郁的綠色氣息撲面而來。
近年來,長島依托國際零碳島建設的有利契機,通過打造孫家村——近零碳社區零碳應用示范場景,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經驗,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在孫家村,新添置的新能源設施隨處可見。村口是風光互補的路燈,公交站亭、公共廁所頂部是光伏板,公共座椅上還安裝了太陽能光伏板和無線充電板,將手機放在無線充電板上就能實現充電。
看著眼前的新鮮事兒,孫家村居民王濤高興地說,這些座椅對村民來說非常方便,不僅可以無線充電,到了晚上還能自動亮燈,無形中就給大家灌輸了綠色低碳的理念。
作為孫家村——近零碳社區零碳應用示范場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光儲充一體車棚目前正在加緊施工。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光伏發電——儲能調峰——智能充電”的閉環系統,可實現清潔能源100%就地消納。
“這個項目總儲電量是50kw/h,每小時的發電量是20kw/h,能同時滿足7輛新能源車的充電和使用,每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0噸。”光儲充一體車棚項目經理于震介紹道。
社區是人口活動及碳排放的重要場所,建設近零碳社區是推動城市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培育綠色生活方式的創新探索。
孫家村全村共有居民152戶,總人口504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3.3噸,僅為全國的三分之一,僅村里的海藻場年均碳匯量就能達到288.25噸。2023年,孫家村被確定為山東省近零碳社區示范創建單位。
依托得天獨厚的綠色低碳發展優勢,從2024年開始,長島開始在這里規劃實施全區首個近零碳社區建設,謀劃打造零碳交通、零碳旅游、零碳民生、成果集中展示等四大零碳體系,積極探索“雙碳”方法路徑,加快實現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變革。
南長山街道孫家村旅游風情園主任肖樹全介紹說,打造零碳交通體系包括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項目、公交站點升級項目;打造零碳旅游體系包括發展無廢生態民宿項目、打造“零碳”休閑連廊項目、安裝多功能光伏座椅、新增光伏廁所。
此外,長島還將實施分散式清潔取暖改造、安裝和增設可再生能源照明設備、開展碳普惠試點等措施打造零碳民生體系,同時通過建設成果集中展示平臺,開展“零碳場景”主題展覽,宣傳和普及低碳生活方式,為打造綠色美好近零碳社區助力。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近零碳社區建設工作,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讓綠色低碳幸福美好生活觸手可及。”肖樹全說。
記者 苗春雷 通訊員 胡金濤 王禮德 劉乙穎 攝影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