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嘉定工業區趙廳村,120畝的稻田種植區域呈現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村里通過稻蔬輪作的種植新模式,一手抓水稻穩產,一手抓蔬菜增收,讓土地“忙”里生“金”。
稻田里,萵筍葉片在陽光下完全舒展開來,即將成熟。種植戶在萵筍田間穿行,忙著進行最后的除草、松土,為即將到來的豐收做準備。
“4月底完成萵筍采收后,這片土地將立即轉入水稻種植。”嘉定工業區趙廳村村委會副主任丁曉丹介紹,“今年,我們村引進了上海燕舞合作社,首次推行稻蔬輪作的種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的‘空窗期’,既保障糧食安全,又增加蔬菜供給,一舉兩得。”
據了解,稻蔬輪作模式有多重優勢。在生態效益方面,萵筍的葉片可以作為一種優質綠肥還田,收割后葉片留在土壤中,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結構。而水旱輪作的方式也有助于抑制雜草生長和土傳病害的發生。此外,冬季的深翻晾曬能促進土壤熟化,形成良性循環,這種耕作制度既保持了土壤肥力,又實現了“一地多收”的經濟效益。
“我們計劃以當前120畝試驗田為示范區,逐步擴大稻蔬輪作的面積。”丁曉丹表示,“下一步,村里將重點做好萵筍采收后的土地整理工作,為4月底的水稻種植做好準備,確保全年耕作計劃順利實施。用稻蔬輪作模式的成功實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田綜合效益。”
通訊員:錢奕迪
編輯:李藍玉
喜歡就點個“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