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藺建偉
在周口市鹿邑縣前李村這片麥田里,前期由于各項管理落實到位,種植的冠麥2號等小麥品種,看上去株株挺拔、麥穗青翠。五一期間,合作社人員抓緊時機,澆好最后一遍水——“灌漿水”。
當前,河南8500萬畝小麥進入“灌漿期”。這個時期既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也是需水的高峰期,如果缺墑的話,對小麥產量影響很大。
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我省大部以晴天為主,無明顯有效降水,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且近兩天持續大風高溫,旱情有進一步發展趨勢,仍需進一步做好抗旱澆灌工作。
五月一日,假期的第一天,河南省召開全省小麥抗旱視頻調度會議。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做好抗大旱、抗長旱準備,要堅持科學分類澆麥抗旱,水源條件差的地方,充分挖掘水源,力爭少減產。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詹克慧告訴記者,這個時期的重點是要圍繞提高小麥的粒重,來加強田間的管理,缺墑的地塊、有澆水條件的地方應該及時澆水,確保小麥灌漿必要的水分和營養。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表示,缺墑的麥田盡量在5月10號之前補澆一次灌漿水,“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大水漫灌,特別是不能讓田間積水,同時的話要避開大風天氣澆水,以免發生倒伏”。
小麥進入生長后期,專家提醒還要時時觀察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及時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尤其蚜蟲白粉病銹病等病害,是我們小麥灌漿以后會嚴重發生的病害,應該加強防治。當然同時我們也要在防治病害的時候,就是加入葉面肥,促進籽粒的灌漿”,詹克慧說。
此外,近期溫度偏高、降水偏少、大風偏多,極易發生“干熱風”天氣,導致小麥早熟,需要提前做好防范應對。
郭天財教授建議廣大農民朋友和種植戶,在一噴三防的時候,一定要加施一些磷酸二氫鉀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來預防或者減輕干熱風的危害。
此外,郭天財教授還特別提醒,“要預防旱澇急轉對小麥生產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們現在只有一項措施一項措施地去落實,才能大災的田塊少減產、小災的田塊保穩產、無災的田塊多增產,力爭今年夏糧有個好的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