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真的都很難嗎?
是的,現實情況或許比我們看到的更糟糕。
上一期,我們聊了四個傳統行業,分別是房地產、建筑、律師、銀行和老師。這期,我們接著聊聊金融、二手房中介、廣告傳媒以及網紅電商。
金融行業
去年,金融行業的“寒意”真的感受得夠夠的。我曾一度以為從業者收入會腰斬再腰斬,但實際上沒大家想的那么夸張。最近我和一位頭部投行的朋友聊天,大概了解了他們去年的收入變化。總體而言,收入大概打了五六折。以前能年入百萬,現在大概五六十萬。這看起來似乎還是挺高的,但也要看崗位。有些營業部崗位,因為獎金占比高,所以受影響更大。我還聽說有些券商崗位的人甚至要墊資出差。所以,這個行業雖有下滑,但對普通從業者來說,收入依然不低。
二手房中介行業
這個行業有個特點,入行門檻低,既不要求學歷,也不限專業。然而,往往這類看似沒要求的行業,做起來反而更難。為什么呢?
第一,從業人員眾多,搶房源、搶客戶,各種招數層出不窮。而且,這畢竟是服務行業,服務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第二,中介費看似很高。我聽說過中介費最低折扣是單方0.7%,但這個費用要分給平臺、房源提供者、維護人員、公司等。要是有介紹人,還得給中間人費用,最后到手可能也就三折左右。
第三,這個行業可以說是沒有底薪,全靠業績。不過,要是你溝通能力不錯,又有本地資源,在這個行業還是能混得開的。我就見過一位持續保持銷冠的小哥,就符合上述條件,銷冠的收入確實挺高。
廣告傳媒行業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挺羨慕廣告人和傳媒人,覺得他們能打扮得光鮮亮麗,還能接觸一手時尚資源,偶爾還能見到明星。但最近我才知道廣告傳媒行業有多“卷”。有個做廣告的朋友說,他們行業本質就是層層分包,等業務到自己手上時,都不知道是第幾輪了,而且每經手一道,都要“薅羊毛”,到自己這兒,“羊”都快被薅禿了。
比設計更可怕的是,甲方不僅要“五彩斑斕的黑”,還要求做出100種方案,并且要做成能動的視頻。要知道,渲染了幾十個小時的視頻,甲方一句話就否決,真的很讓人心態爆炸。
網紅電商行業
網紅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娛樂主播,另一類是帶貨主播。今天我們就說說帶貨。帶貨曾經真的很賺錢,尤其是在19 - 20年那會兒。我當時完全無法理解,一個沒什么名氣的品牌,動不動就說賣爆了,一場直播可能就有十幾萬甚至更高的成交額,太夸張了。但賺錢也就那幾年,后來一下子就“卷”起來了。
大家知道大部分公司倒在什么問題上嗎?第一個是庫存和退貨。我有個朋友在2023年,也就是前年,突然決定進軍服裝帶貨行業,而且做的是女裝,這就好比49年加入國軍。半年時間,保守估計虧了100多萬。大家知道女裝退貨率有多高嗎?看著一晚上GMV(商品交易總額)有十幾萬甚至更高,但實際成交可能就一兩萬,再扣掉主播、運營的費用,還有流量成本,哪還有賺錢的空間呢?
而且這些退貨的貨物,根本處理不掉。第二個是流量成本。以前是投流,后來就是發紅包。簡單說,不花錢就沒客戶,沒客戶就沒成交。有些直播間一晚上GMV可能有幾十萬,但扣掉退貨、紅包和投流成本后,基本沒什么利潤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