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關稅政策的一通操作下,使得美國股市動蕩不堪。
在這種混亂之際,他又因為自己的“炒股行為”,被民主黨盯上。
甚至還有一番想要借此將特朗普拉下位的勁頭。
如果此事成真,特朗普或許將是第一位因為“炒股”下臺的總統。
那么事實究竟是真正如此,還是另有隱情呢?
特朗普的“精準操作”
一切事情的起源都是從特朗普近期推行的關稅政策開始的。
2025年4月2日,他突然簽署行政令,宣布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一些國家征收更高的稅率。
這一政策迅速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恐慌,美股更是了連續數日暴跌,道指一度跌破3萬點的大關。
然而,正當投資者陷入絕望時,劇情在4月9日發生戲劇性反轉:特朗普突然宣布暫停對75個國家實施關稅,美股隨之飆升。
值得玩味的是,這一政策轉向的時機與特朗普的“市場喊單”高度重合。
在宣布暫停關稅前4小時,他更是在自創平臺“真實社交”上發布帖子,宣布“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
他不但用全大寫字母呼吁投資者“買入”,并附上縮寫“DJT”——既代表其姓名縮寫,也是其媒體科技集團(股票代碼DJT)的標識。
在這一天,他的公司股票公司股價暴漲21.67%,遠超大盤漲幅,特朗普持有的53%股份市值瞬間增加4.15億美元。
而這發生的所有一切,都只是因為他宣布的那個政令,在他一系列的嫻熟操作下,股神巴菲特都顯得十分青澀。
更耐人尋味的是,根據社交媒體流出的視頻顯示,特朗普在政策宣布后于白宮炫耀其富豪朋友單日獲利25億美元。
這種“先制造恐慌、再釋放利好”的操作模式,引起了美國民眾的迅速懷疑,后來更被輿論質疑為精心設計的市場操縱。
作為政策制定者,特朗普提前掌握關稅調整的關鍵信息,卻通過公開喊單引導市場情緒,使其本人及利益相關方得以低價吸籌、高位套現。
喬治城大學金融學教授吉姆·安吉爾指出,特朗普的帖子與政策發布時間“近乎完美同步”,其言論雖未直接涉及具體股票,但作為總統的權威身份已構成對市場的實質性干預。
歷史的重演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絕不是特朗普首次將政治權力與金融市場進行捆綁。
早在他第一屆任期的2018年12月,他就曾在美股暴跌期間公開宣稱“這是投資者的機會”,試圖以總統身份穩定市場信心。
今年1月17日,其推出的加密貨幣“特朗普幣”更在上市首日市值飆升數十億美元,他的妻子隨后發行的“梅拉尼婭幣”更在上市首日就引發了投資狂潮,市值一度飆升到數十億美元。
這些行為暴露出了特朗普的一個清晰模式:那就是利用公眾對總統決策的預期,制造金融市場波動并從中漁利。
此次關稅政策的設計進一步凸顯其團隊的草率,美媒披露,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的34%關稅稅率,竟是簡單將中美雙邊貿易額相除后“拍腦袋”得出的數字。
加稅清單甚至誤列一座加拿大所屬的無人島,被嘲諷為“向企鵝征稅”。
這種缺乏專業性的政策制定,不僅加劇市場混亂,更讓外界質疑其真實動機——究竟是維護國家利益,還是為制造波動創造套利空間?
法律與道德的雙重拷問
事件發酵后,民主黨迅速發起反擊,加州參議員亞當·希夫與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加列戈致信白宮,要求調查特朗普及其家族是否利用內部信息進行交易。
馬薩諸塞州參議員沃倫直斥此舉為“明目張膽的腐敗”。
法律界人士也加入了聲討:前白宮道德律師理查德·佩恩特指出,總統在決策過程中談論市場動向已構成“越界”,而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股價異動更涉嫌內幕交易。
然而,追究責任面臨現實阻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若要立案,需證明特朗普的言論與特定交易存在直接關聯,但其帖子措辭模糊,且未明確指向自身持股。
此外,總統作為政策制定者享有豁免權,司法部門難以界定其行為屬于“市場操縱”還是“政策溝通”。
白宮發言人德賽以“安撫市場恐慌”為由為特朗普辯護,稱其喊單是“維護經濟安全的責任”,這種辯解雖蒼白,卻折射出美國法律體系在制約最高權力者時的無力。
特朗普的政治危機
特朗普的“炒股爭議”之所以引發軒然大波,深層原因在于其對普通民眾的掠奪性效應,當富豪朋友單日狂賺25億美元時,無數平民卻因為股市的暴跌被迫割肉離場。
南卡羅來納州前議員巴卡里·塞勒斯尖銳質問:“誰在做空市場并從民眾痛苦中獲利?”這種階級對立情緒,正在瓦解特朗普的民粹主義基礎。
回顧其執政歷程,類似的信任危機早有伏筆。上一任期內,特朗普家族企業頻繁被曝利用政策信息進行地產交易;女婿庫什納在新冠疫情初期拋售股票引發公憤。
此次關稅博弈中,政策反復導致的民生成本上升,更讓中低收入群體成為最大受害者。
民眾逐漸意識到,這位自詡“代表工人階級”的總統,從未改變其商人本質——權力不過是資本游戲的杠桿。
歷史性的審判
盡管輿論聲浪高漲,但特朗普是否真會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因“炒股”下臺的總統,仍然存在著巨大變數。
首先在法律層面,缺乏直接證據使其短期內很難被定罪;在政治層面,共和黨對其核心選民群體的控制力,可能阻撓彈劾程序啟動。
然而,民主黨顯然試圖將此事塑造為之后大選的核心議題:通過持續曝光特朗普的權錢交易,削弱其“反腐斗士”人設,并動員中間選民倒戈。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制度信任的崩塌,當總統能夠隨意操控市場而不受制約,當政策淪為少數人斂財的工具,美國引以為傲的“自由市場”神話將徹底破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