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法務之家
近日,網上流傳著某家醫院貼出的“告知”顯示,三類人員禁止入內,分別是醫藥代表、發小廣告者和律師。將律師將其他兩類人員相提并論,令很多人感到不解,也有很多人表示理解,并大嘆,醫院也是沒有辦法了。因為,到醫院里“掃樓”的律師太多了,盡管其中可能很多人是冒充的律師,可導致患者的意見很大,醫院也是沒有辦法了。
此前,2024年上觀新聞報道(文中人物均為化名):“不到一天時間,‘律師’來了一二十個。”躺在病床上的朱莉驚訝地發現,自己住院這兩天見到的律師比醫生護士還多。
2024年11月的一個下午,朱莉在路上被電瓶車撞倒,小腿骨折,住進了位于上海市普陀區的某三甲醫院骨科。剛入院沒多久,就有好幾個自稱律師的人走過來,說能幫她代理交通事故賠償的案子。從來沒跟律師打過交道的朱莉沒想到,因為車禍住院,自己成了律師的“香餑餑”。一天下來,她的床頭柜上已經放了近20張律師的名片。之前住酒店,看到小姐會去每個房間塞名片,沒想到律師也這樣去每個病房塞名片。
和朱莉一樣,幾乎每一個在病房里見過這些律師的人都覺得,眼前這些年輕人與他們心里律師的樣子相去甚遠。在大家的印象里,律師總是與“精英”“白領”這些詞匯畫上等號,影視劇里的律師,或重回案發現場調查取證,或在法庭上侃侃而談維護公平正義,或是手拿公文包、踩著高跟鞋出入高端明亮的CBD……
然而,現實似乎并非如此
穿著運動鞋、手拎公文包的李明岳一進病房就湊到朱莉床前,熟門熟路地問:“你的腳怎么受傷的?在哪條道路?對方是主責還是全責?我是律師事務所的。”話音剛落,他的同伴趙慧也走進來,在一旁幫腔。沒過一會兒,又推門進來了一位穿條紋衫的年輕男律師。短短10分鐘,這間不大的三人病房擠進了三位律師。
“昨天折騰了一天,直到晚上10點還有人來,都是你們的同行。”朱莉說。這些不請自來的律師在問過基本情況后,一般都會告訴她:她有正式工作,可以申請工傷賠償;肇事方是快遞小哥,有公司買的保險,賠付能力較有保障……她和家人覺得新鮮,又疑惑:“每個人的說法,甚至話術都差不多,我們也搞不清楚該相信誰。”
不僅在上海,在全國很多城市,越來越多的律師和自稱“律師”的法律咨詢公司人員正“潛入”醫院的骨科或急診病房,尋找客戶、推銷服務,以獲得案源。行業內,大家把這種做法形象地稱為“掃樓”。“掃樓”時間長了,“律師”們各有各的訣竅
“遇到老年人或者旁邊沒有家屬的,我一般不會去問。如果是年輕人,因為工傷或交通事故受傷的可能性就很大,他們就是我們的潛在客戶。”因為長期“掃樓”積累的經驗,李明岳基本上站在病房門口向里面望一眼,就能知道這間病房值不值得走進去。
遇到有醫生查房、護士換藥,李明岳會退到走廊或避到樓梯口。骨科病房里,律師們要讓自己在醫護面前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又要在病人和家屬面前,顯得比任何人都更專業、可靠,從而賭一個大海撈針的簽約機會。
一番交談后,李明岳給出了自己的報價——15%,即收取朱莉最終所獲賠償金的15%,作為律師服務費。而此前朱莉聽到有律師的最低報價只收6%。“那個價格根本不可能做,當心被忽悠。我們是正規律所,就在法院立案庭對面。你們好好考慮一下。”李明岳遞出名片,上面印著一行字:“望我之所想,即你之所愿,用我之所長,解你之所難。”
從朱莉的病房出來,李明岳又立刻拐進了隔壁病房。這個下午,他和趙慧要跑完骨科住院部兩層樓的所有病房,還要去一趟急診住院區。“有時間的話,晚上再去另一家醫院。”趙慧說,“這些骨科比較好的醫院是我們‘掃樓’的重點。”
“從去年底開始,這樣的人一下子多了。”在這家醫院骨科病房干了多年的護工王阿姨說。有一次,她推著患者去手術室,旁邊一直跟著一位自稱是患者朋友的年輕人,“我以為他真的是親友,就讓他幫忙洗衣服,對方這才說自己是律師。”
十年前,競爭遠沒有這么激烈
“我在律所實習時沒師傅帶,只能自己‘野蠻生長’,做的也是交通事故、工傷等人損類案件,熬過最初幾個月后,自己東跑西竄也能掙到錢,所以實習期還沒結束我就‘獨立’了。一年下來,萬把塊錢的案件能做二三十個,再簽一兩家顧問單位,二三十萬的年收入不成問題,只要勤奮都能掙到錢。”北京市中聞(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斌說。
他從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畢業后,就一直從事本專業工作,直到2014年“半路出家”,通過法考轉行成了律師。剛工作時,周斌還雇了兩位助理幫他“掃樓”,因為他“覺得律師是個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工作”,自己實在拉不下臉去“掃樓”。
可僅僅過了十年,一切都變了。大量執業律師開始出現在醫院病房,“以前是5個人爭兩萬元律師費,現在是20個人去爭,一家醫院一天要被掃好幾遍。”周斌說。
在許萬林用鉛筆手繪的一幅“鄭州市及周邊醫院分布圖”上,鄭州的各大醫院被分為東、南、西、北四個象限,每個象限里用五角星標出了“掃樓”的重點,還用箭頭指示了“掃樓”的路線。這是2020年他在鄭州一家律所實習時,掃了一個月樓才精心繪制出的“秘籍”。
“70后”的他當時剛從體制內技術崗轉行,即便年齡早已算不上青年律師,因為資歷淺、沒案源,他依然得像年輕人一樣,游走于鄭州各大醫院的病房。
“整個行業的案源壓力越來越大,沒有固定案源的律師不在少數。”福建格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曾明泉說,“一些簡單的案件或糾紛,當事人上網搜搜法條甚至用AI自己摸索就能處理了。真正需要請律師代理的案子,客戶面對越來越多的選擇時也會更加挑剔。”有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過去代理費用超過萬元的案子,現在已經降到了1000元到2000元的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