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講好石油石化“普光故事”,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3月底以來,中原油田機關服務中心西南項目黨支部安排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骨干講解員,先后赴通川區羅江鎮張愛萍將軍故居、達州市博物館、達州市科技館開展了三場“互鑒共促攜手共建”座談交流會,為持續提升講解服務水平開闊了工作思路、注入了源頭活水。
“黨建引領+業務提升”紅色教育新思路
3月31日,該黨支部組織普光氣田服務部黨員及科技展覽館員工代表,前往達州市通川區羅江鎮張愛萍將軍故居,開展了“賡續紅色血脈 擔當時代使命”主題黨日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是中國石化十大紅色教育基地之一,張愛萍將軍故居是達州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黨支部組織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與張愛萍故居講解員,開展座談交流切磋。從講解詞編寫、講解技巧、服務禮儀等方面交流互鑒,為持續提升科技展覽館講解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石化精神+巴山文脈”跨界碰撞新火花
4月11日上午,該黨支部組織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講解員,參觀了達州市博物館。講解員以羅家壩遺址出土的巴國青銅器為例,以“巴文化”“紅色達州”等內容,闡釋先人“勇銳善武”的精神特質,揭秘達州深厚的歷史底蘊。在座談交流中,普光科技展覽館講解團隊分享普光氣田的開發歷程,讓“石油石化精神”與“巴文化底蘊”開展一場深度對話。這場跨界交流不僅展現了達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與現代能源基地的雙重身份,更碰撞出令人振奮的思想火花。
“科普服務+人工智能”注入服務新血脈
4月11日下午,該黨支部組織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講解員,參觀了達州市科技館。講解員展示了VR、AI智能等技術實踐成果,分享了AI技術在生活中的影響,并與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的講解員們親密互動,加強科普資源共建共享。聚焦講解技巧、觀眾服務、文化傳播等話題,雙方進行了深度探討。通過實踐經驗交流,深化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重要理念,激發了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責任和使命,為更好地服務中小學生科技研學旅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開展系列座談交流,普光氣田科技展覽館講解員不僅開闊了工作思路,而且探索了中原油田跨界融合、企地聯動的新模式,為進一步講好“普光故事”、擦亮“中原服務”品牌提供了堅強保障。
通訊員:張雪 朱俊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