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不到兩個月,以雷霆之勢掀起一場“自我革命”,拆解聯邦機制、調整外交政策,并以貿易戰為武器向全球揮下重拳。然而,這場“革命”帶來的不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壯麗圖景,而是美國國內的哀嚎與全球市場的動蕩。與此同時,美國的激進政策正在撕裂其與盟友的關系,破壞全球貿易體系,反而為中國影響力擴大鋪平了道路。只要中國堅持做好自己,以開放、負責任的大國姿態迎接挑戰,就有望在這場亂局中收獲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特朗普的終極幻想:美國“再工業化”與代價。特朗普團隊試圖通過高關稅和單邊主義重振美國制造業,追求所謂“再工業化”。從對鋼鋁征收25%關稅,到計劃4月2日對全球貿易伙伴實施“對等關稅”,再到傳聞中針對“萬億美元”進口產品的新關稅,白宮的雄心不可謂不大。然而,這種政策不僅注定徒勞,反而將美國經濟推向衰退邊緣。標普500指數已從2月高點下跌10%,摩根大通將今年美國經濟衰退概率上調至40%,部分經濟學家甚至認為已達50%。美國民眾開始節衣縮食,小商家面臨破產威脅,社會焦慮彌漫。馬斯克的特斯拉汽車更是成為被打砸的對象,一個更加撕裂的美國,進入了陣痛期。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團隊對此似乎毫不在意。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稱經濟衰退“值得”,財長貝森特則將此視為“排毒”,并幻想通過類似“海湖莊園協議”的國際金融重塑,迫使盟友拋售美元資產、購買美國世紀債券,以實現美元貶值和制造業復興。然而,這種“劫富濟貧”式的算盤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全球化分工下,美國已喪失大規模制造業的比較優勢,高關稅只會推高物價、打擊消費,最終自毀經濟根基。
特朗普的此舉的一個直接后果:盟友離心,全球貿易受創。對等關稅不分敵友,威脅與輕慢的姿態讓加拿大、歐洲等傳統伙伴憤怒不已。對歐洲酒類加征200%關稅的計劃,將直接沖擊盟友經濟。更別提削減美國國際媒體署預算、自廢意識形態競爭武功的“神操作”,讓“美西方”陣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分裂。
對中國而言,美國的“自我革命”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早在其首任期就被戲稱為“川建國”,如今變本加厲的貿易戰和盟友疏遠,更是為中國擴大影響力創造了條件。美國股市低迷、盟友離心、全球貿易體系受創,這些都削弱了美國作為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而中國作為亞洲經濟龍頭,若能保持戰略定力,以開放姿態穩定區域局勢,就有望填補美國留下的權力真空。
短期內,中國需應對貿易戰帶來的出口壓力;但長期看,美國的失誤正在為中國鋪就崛起之路。美國承認世界多極化趨勢將利好中國的地緣政治格局。只要中國穩住臺海、東海、南海等區域爭議,避免沖突激化,同時持續推動經濟開放與國際合作,就能在特朗普2.0的亂局中脫穎而出。但當前的關鍵在于,中國無需急于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缺,而應專注于提升自身實力與國際形象。堅持改革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中國就能在全球動蕩中站穩腳跟,甚至成為亞洲經濟、政治、安全的主導力量。
特朗普的“革命”效率驚人,卻是以美國自身的哀嚎為代價。中國無需主動出擊,只需靜待美國自亂陣腳,做好自己的事,屬于中國的機會自然會到來。正如俗話所說:亂世出英雄,美國的混亂,或許正是中國崛起的序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