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撰文 | 泰伯網 喬帥
泰伯網訊,據企查查,航天衛星超級工廠(海南)有限公司于4月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董廣紅,注冊資本為5億元,經營范圍包括微小衛星生產制造;微小衛星科研試驗;檢驗檢測服務;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通信設備制造;衛星通信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衛星技術綜合應用系統集成等。
圖源:企查查
該公司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商業衛星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持股51%)、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持股49%)共同持股。其中,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為大股東。
這是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成立后首次對外投資。
資料顯示,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于2024年9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李軍,注冊資本為12億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持股39.5%)、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有限公司(持股8.5%)、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持股0.5%)、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持股0.5%)共同持股。
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董事長李軍曾公開表示,公司總部設在雄安新區,在北京和上海設有開發、設計和驗證板塊,生產基地則是在海南和天津。他同時透露,中國航天商業衛星公司在天津已建成年產能超過100顆衛星的生產線,2024年生產了約30顆衛星。在海南文昌的衛星超級工廠,預計將于2025年投入運營,年產衛星將達1000顆。
圖源:中國新聞網
據李軍介紹,“我們把衛星超級工廠運行起來后,還要推動整個商業衛星產業鏈落戶文昌。”盡管文昌工廠可實現衛星從制造到發射的無縫銜接,但如果關鍵部件和原材料需要長距離運輸,物流成本依然高企。為此,公司正積極推動上下游企業落戶文昌,同時規劃建設聯合實驗室,加強人才培養,在海南打造商業航天產業生態。
據公開信息,海南自由貿易港商業航天發展條例正加快推出。4月9日,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的意見。意見指出,培育壯大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推動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商業航天發展條例。布局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三大產業功能區。培育壯大涵蓋商業發射、星箭制造、衛星應用等全鏈條的產業集群。完善商業航天發射共性服務平臺,引進火箭研發制造關鍵核心環節鏈主企業,引導上下游企業聚集。建設國際衛星先進制造中心、國際星箭協同研發中心,引進衛星制造鏈主企業,引進和培育整星一體化設計企業。加大航天數據應用示范推廣,推動衛星導航、通信、遙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超700家航天相關企業入駐文昌國際航天城,26家衛星產業集群企業正加速落地。以國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團火箭院、中國科學院空天院、中國星網集團為“鏈主”的產業生態,已在海南逐步形成,與天兵科技、星河動力等一批商業航天龍頭企業形成協同互補的優勢發展格局。
圖源:海南日報
(本期編輯 | 墨川 校對 | 李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