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媒體拋出了一個挺扎眼的觀點:美國在軍事上對中國的決定性優勢已經沒了,尤其是航空母艦這張王牌變得“無用”,要想在未來的沖突中擊敗中國,美國得靠至少200架B-21隱身轟炸機。這話聽著有點聳人聽聞,但細想一下,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過去幾十年,美國靠著航母滿世界跑,威懾力無人能敵,可現在中國軍事技術突飛猛進,局勢變了。
一、航母:從王牌到軟肋?
說起美國航母,那可是軍事史上的傳奇。二戰之后,美國靠著這玩意兒成了海上霸主。現在美國有11艘核動力航母,每艘都能帶幾十架戰斗機,航程幾乎沒上限,隨便開到哪兒都能打。像福特級航母這種新家伙,電磁彈射系統讓飛機起飛效率更高,戰斗力更是爆表。可以說,航母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支柱,想打誰就打誰,投送力量那叫一個靈活。
但這幾年,情況不一樣了。中國搞出了DF-21D和DF-26這兩款反艦彈道導彈,外號“航母殺手”,聽著就挺嚇人。DF-21D射程1500多公里,DF-26能打到4000公里開外,速度還快,高超音速飛行,美國的反導系統想攔都難。更別說這些導彈還能末端機動,專門盯著航母這種大目標打。中國還有其他招兒,比如反艦巡航導彈、潛艇、無人機,擺明了就是要讓美國航母靠近不了。
舉個例子,臺海要是真打起來,美國航母得開到第一島鏈附近才能放飛機作戰,可這地方早就在中國導彈的射程里了。你想想,一個航母戰斗群再牛,頂得住幾十上百枚導彈的飽和攻擊嗎?一旦被打沉,那可是幾十億美元加上幾千條人命沒了,政治和軍事影響都扛不
除了硬碰硬的威脅,航母在現代戰爭里的定位也有點尷尬。以前打伊拉克、阿富汗這種小國,航母隨便往海上一停,飛機起飛轟炸,誰也攔不住。可面對中國這種有強大反制能力的對手,航母就有點像下棋時的大車,被對方幾個小兵堵得動不了。靠近吧,風險太大;離遠了吧,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又不夠,等于白瞎。
還有個現實問題,航母太貴了。一艘福特級造價130多億美元,每年維護還得幾個億。花這么多錢弄個東西,結果關鍵時候用不上,美國自己心里也得打鼓。說白了,航母這張牌在面對中國時,越來越像個華而不實的擺設。
二、B-21:美國的新希望?
既然航母靠不住,美國總得找新招兒。這時候B-21“突襲者”就上場了。這是一款美國空軍正在研發的隱身戰略轟炸機,計劃用來替換老掉牙的B-2和B-1B。B-21最大的特點是隱身,雷達幾乎抓不到它,能悄無聲息地鉆進敵人的防空網。它還能飛超遠,帶常規炸彈也能帶核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
跟航母比,B-21的好處是它不用靠近戰場。從美國本土或者關島起飛,就能打到中國內地,避開了那些“航母殺手”的威脅。隱身加遠程,這屬性聽著就像是為對付中國量身定做的。
中國這些年防空系統搞得很硬,像S-400、HQ-9B這種,雷達覆蓋范圍大,導彈打得準,一般飛機靠近就是送人頭。可B-21不一樣,它能偷偷摸摸飛進去,打完就跑。中國再牛的防空網,逮不到目標也白搭。比如說,打中國的指揮中心、導彈基地或者機場,B-21這種突然襲擊的能耐,能讓對方措手不及。
更厲害的是,B-21還能跟其他裝備搭檔。跟F-35隱身戰機、無人機一塊兒上,既能自己打,還能給隊友開路,整體戰斗力翻倍。美國要是真能把這套組合拳打順了,對中國確實是個大麻煩。
印媒說要200架B-21,這數字聽著挺玄乎。美國空軍現在計劃買100架左右,200架是翻了一倍,這靠譜嗎?其實也不完全是瞎猜。軍事專家算過賬,如果真跟中國干一場,光靠100架可能不夠。戰爭不是打一天兩天,轟炸機得輪番上,中間還得修、得補給,加上可能被擊落的風險,數量少了真玩不轉。
200架這個數,可能是想保證美國在開戰初期就能把中國的重要目標炸個遍。比如說,癱瘓中國的電力系統、交通樞紐、軍事基地,逼得對方沒法還手。按每架B-21能打10個目標算,200架一次就能干掉2000個點,這力度確實夠狠。不過這也只是理論,實際能不能湊齊這么多,還得看錢包和時間。
三、美中軍事較量的現狀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早就不淡定了。2022年的《印太戰略》里,美國直接把中國定為頭號對手,擺明了要在亞太跟中國掰手腕。軍事上,美國一方面加緊研發新家伙,像高超音速導彈、無人戰機、網絡武器;另一方面也在往這邊多放兵,在日本、澳大利亞、關島修基地,擺出一副圍堵的架勢。
但美國也知道,自己單干有點懸,所以拉了一堆小弟。什么“四方安全對話”(QUAD)、AUKUS聯盟,都是想把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綁上戰車,一塊兒對付中國。
中國這邊也不是吃素的。官方一直說走和平路線,但手里攥著硬家伙。反隱身雷達、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哪樣都在加緊弄。海軍也擴張得飛快,航母有了三艘,驅逐艦、潛艇數量猛增。中國的目標很明確:你美國別想在我家門口撒野,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就是沖著這來的。
再說一句,中國軍費雖然比美國少,但增長快,2023年都到1.6萬億人民幣了,折算下來2000多億美元。錢都花在刀刃上,性價比不低。
這場美中較量,全球都盯著。印度為啥跳出來說這個?它自己跟中國有邊境矛盾,對中國崛起本來就敏感。印媒這篇文章,既是提醒美國別掉鏈子,也是給自己壯膽。日本、澳大利亞也一樣,嘴上不說,心里都盼著美國能頂住。至于東南亞國家,大多兩邊不得罪,悶聲看戲。
四、B-21能救場嗎?還有啥問題?
B-21要是真按計劃服役,確實能給美國扳回一局。隱身加遠程,能打中國內地不說,還能威懾周邊,逼得中國分散兵力。而且它不像航母那么顯眼,生存能力強,戰略靈活性高。100架也好,200架也罷,只要能用好,對中國就是個不小的壓力。
不過,B-21也不是萬能藥。先說錢,一架B-21造價大概6億到7億美元,200架就是1200億到1400億美元,這還不算后期維護、訓練的開銷。美國現在財政赤字高得嚇人,國會批錢都費勁,哪那么容易說造就造。
再說時間,B-21預計2020年代末才開始服役,到能湊夠一大隊,得2030年往后了。中國可不會站那兒等你,防空技術、反隱身雷達都在升級,到時候B-21還能不能這么神,還得打個問號。
最后,戰爭不是光靠轟炸機。現代戰爭講的是體系,美國還得在太空、網絡、無人系統上下功夫,光指望B-21扛大旗,風險不小。
總的來說,印媒這話有點夸張,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美國航母面對中國的確越來越吃力,B-21這種新家伙確實可能成為翻盤點。可200架這數字聽著更像個理想,現實里能不能成,還得看美國自己的本事。美中這對老對手,未來幾年肯定還得較勁,誰笑到最后,不好說。不過有一點清楚,靠打仗解決問題,誰都討不了好,和平相處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