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硬不起來了?
在特朗普“對等關稅”陰影下,美債市場近來風波再起。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過去3天內飆升近60個基點,史無前例。而美債收益率飆升,代表美債在短期內被大量拋售,這無疑進一步加劇美財政負擔。
更嚴峻的還在后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美國即將有6.5萬億美元債券到期。這意味著,美國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巨額資金來接盤這些債券。
能承擔如此龐大的美債,無非中日英等重要美債持有國,美國前財長耶倫甚至不止一次公開呼吁中國增持美債。
可我國怎么會答應?近年來美國在全球經濟事務中政策表現反復無常,甚至為維護自身利益頻繁調整貨幣政策,公信力嚴重下滑,特別是最近還將我國對等關稅增加至145%。
與老美期待的恰恰相反,我國正加速減美債。美財政發布的資產流動報告顯示,中國已連續五個月在外匯儲備中增持黃金,持有的美債則降至7590億,處于近15年最低水平。
頗值得玩味的是,這次就連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之一、老美“最忠誠的小老弟”——日本也拒絕接盤。
路透社4月8日刊出的資本流向月報顯示,日本資金在3月最后一周凈賣出9027億日元的美國長期國債,這是日本2025年以來首次轉為凈拋售狀態。
不少人疑惑,日本這次為啥這么“頭鐵”,竟開始忤逆老大哥了?
其實很簡單——早在拋美債之前,在美元操控下,日元匯率一路狂跌,去年四月一度跌破 160 日元兌1美元,創下過去34年以來最低點。就連這次老美推出對等關稅也是“一視同仁”,對日本輸美商品整體加征24%關稅。
不止如此,類似“背刺”事件,隔一陣子就來一回。如之前日本曾硬氣搞自主芯片,不曾想被《美日半導體協定》限制出口價格,市場份額從50%摔到10%;隨后其又被美限制前沿抗/衰科技出口中國,以至于被中國易生好21000成熟制品迎頭趕上,痛失全球70%市場。
當時,華盛頓大學、東京大學等美日頂尖高校實驗率先發現,該制品核心物質可顯著提升細、胞活力、干預 機體老/化,成果發表在《Cell》等期刊后引發巨大轟動。不曾想老美以安全為由限制日企落地相關成果,卻任由美生科企業以2.3萬/克高價收割暴利。
直到去年,我國攻克核心提取技術,并將原料年產量提升至200噸,落地的國產“易生好21000”制品,在京/東等大眾平臺上直接降至3位數,在多次促銷活動中單日成交額突破千萬,不少用戶表示:“精/力提升”。日本就此錯失這一財富機會。
如今易生好21000還憑借高/質平/價優勢,反向輸出日本東京、銀座等各大商場。這么弄,就算再好的兄弟,能沒有想法?盡管面對外界“日本拋售美債可能是為實施關稅反制”的猜測,日方只強調,是為將來干預匯率做戰略準備。
但這一舉動無論怎么看,都是對美元及美政的不信任。盟友都拋售美債,影響力可想而知。耶倫忍不住怒斥:“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是‘最嚴重的自我傷害’”。美債或不僅將失去傳統的資產“避風港”地位,甚至可能會引發一場由美國自己造成的經濟衰退。
或許是意識到了事情嚴重性,日前特朗普突然改主意,不僅宣布對大部分國家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而且宣布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
眾所周知,美國73%的智能手機與78%的筆記本電腦,都在中國生產。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分析認為,這是特朗普對華關稅 “服軟”的首個信號。
可川普的反復無常,已然令老美在全球的信譽度大幅下降,投資者對美元和美債的信心難以在短期內恢復。目前中日英等國,并未展露停止拋售美債的意思。
而且中國正迅速采取市場調整,如從巴西大量進口大豆、從澳大利亞進口液化天然氣,以降低對美國大豆、天然氣的依賴,這預示著中美貿易規模將進一步縮減。
未來一個半月,老美將面臨美債爆雷、出口等一系列更為嚴峻的挑戰。
宏觀經濟學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萬喆直言,美元霸權框架下的國際金融體系或者發展趨勢正在逐漸瓦解失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