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講:“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藏血。春天肝氣升發,就像大樹要抽新枝,可若是肝氣堵了、肝血虛了,這“樹”便長得東倒西歪,人自然渾身不舒坦。
怎么辦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豆、兩穴”——不用花錢買補藥,吃著家常菜、揉揉身上穴,就能把肝養得柔潤通暢!
蠶豆
1. 理氣健脾
蠶豆性平,味甘、微辛???strong>補益和中、行氣活血、健脾利濕。像一些朋友肝氣郁結橫逆犯脾:口干口苦、胸脅悶脹、失眠多夢、食欲減退、腹脹等等不適,平時就可以常把蠶豆端上桌。(注:新鮮的蠶豆,健脾效果更好一些。)
蠶豆山藥健脾湯
材料:鮮蠶豆 50g(或干蠶豆泡發)、山藥 100g、胡蘿卜半根、枸杞 10粒、生姜 2片。
做法:蠶豆去皮洗凈,山藥、胡蘿卜切塊;所有材料加水煮開后轉小火燉20分鐘;
2.降脂化濁
蠶豆中低脂肪、低膽固醇,粗纖維含量高(每100克的蠶豆中就含有6~11克纖維素)對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改善血脂狀況很有幫助。它所富含富含的煙酸、黃酮類物質,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保護心腦血管。像一些高血脂、脂肪肝、有減肥需求等朋友,都可以適量多食用一些蠶豆。
那“1豆”說完了。2穴又是哪2個穴位呢?別著急,接下來就跟大家講明白!
1、大敦穴
大敦穴所處的腳拇趾是肝經的起始處,肝經由此巡行到生殖器、肝、腦、眼等部位,按壓大敦穴可以疏肝理氣,激發人體少陽之氣,不僅能夠緩解焦慮,還能使頭腦清晰,眼睛明亮,它也被視為鎮靜和恢復神智的最佳穴位。此外,對肝火旺盛引起的目眩、腹痛、肌肋痛等也有緩解作用。
取穴方法:
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大敦穴在腳拇趾靠第二腳趾那一側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每天按揉1~2次。
2、肝俞穴
肝氣輸注于背部的俞穴,直接反映了肝的虛實盛衰,刺激肝俞穴,能讓肝的元氣充足,可達到疏肝理氣、養肝明目的作用,尤其對于肝炎、膽囊炎、結膜炎、腹脹、健忘、失眠等有調理作用。
另外,還能促進肝膽的濕氣排除,所以濕熱、容易上火之人也可多按揉此穴來保健。
采用正坐姿勢,從低頭時最高隆起處那塊骨頭算起,第九個突起下方左右各兩橫指寬的位置就是肝俞穴。用拇指指端點按該穴,輕輕按揉至有熱感即可,每天按摩1~2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