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博 攝影報道
農作物分層長在數米高的架子上,智能系統對光、溫、水、氣、肥等環境條件進行精準控制,在“最舒適”的條件下“瘋狂”生長……這些不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而是真實發生在四川天府新區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的垂直農業大樓里。
生菜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這樣“未來感”十足的種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栽培面積,助力農作物加速生長、提高產量。此外,這套生產系統未來還能應用在地下、屋頂等場景。
向上生長 讓栽培面積翻倍
進入到垂直農業大樓,隔著玻璃就看到密閉的超級植物工廠,里面有數個8.8米高、20層的栽培層架,每一層密密麻麻地種著生菜,這些菜使用營養液栽培。
“這套生產示范系統就是超高層垂直無人植物工廠,目前主要種植的是生菜,現在貨架上這批還有10多天就可以收獲了。”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工廠占地面積只有100平方米,生菜年產量50噸,由于“向上”種植,有效栽培面積有2000平方米,比傳統土地栽培提高了20倍,而且可實現全年不間斷種植生產。
生菜
“從育苗、栽培、種植、收割,生菜全程通過傳輸帶和機械臂操作,工廠實現全程無人化。”她說,在育苗車間用播種機將種子均勻播撒于育苗板上,達到定植標準后進行定植移栽。
育苗完成后,將育苗板放置于輸送線傳送帶上,通過機械手臂將其運送到栽培區指定位置。達到采收標準后,生菜又會運送到采收區,在運送過程中會由機器切掉多余根系,再用機械臂將其夾取到包裝線上,進行后續包裝。
生長周期減半 “最適宜”的環境加快植物成熟
工廠內部是什么樣?在跟隨工作人員進入前,記者換上專門的工作服,戴上一次性帽子,穿上一次性鞋套,再經過密閉風淋室后進入到里面。
一進入工廠里面,記者注意到內部整體光線偏粉色。“這是專門為葉菜生長研制的光線。”工作人員解釋道,植物生長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太陽光中的紅、藍光,所以工廠只用紅、藍光,通過研究發現,在這樣紅、藍光配比下產生的粉光,能讓葉菜生長更快,在自然光下生菜生長需要70天,這里只需要30天。生菜不同時期需要的光也不一樣,比如育苗期,紫光則能幫助其快速生長。
生菜
除了光,適合的溫、水、氣、肥也是加速生菜生長的關鍵。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工廠是個封閉環境,可以完全避免病蟲害,而且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濃度都保持在作物“最喜歡”的范圍。此外,作物也不會打農藥,“這個生菜采摘下來就可以直接吃,不用清洗,非常干凈。”
未來可種植300多種作物 應用在地下、屋頂等場景
“我們這棟大樓是國際上第一棟真正意義上的垂直農業大樓,按照農業工業化的思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可提供多種食物生產供給的閉環生態系統。”工作人員介紹,“負1層是水肥中心,用于給整個生產系統提供營養液循環補給,1-3層是超級植物工廠,也就是我們目前所在的地方,目前主要種植生菜,未來還可以種植番茄、西瓜、人參等300多種作物。”
生菜
隨后,記者還走訪了4層智慧循環水養殖工廠,主要用于魚蝦蟹類養殖,養殖品種包括虹鱒、鱘魚,還有四川雅安的雅魚等;5層食用菌工廠,主要種植黑皮雞樅、竹蓀、羊肚菌和靈芝等菌類;6樓數字草莓工廠,種植妙香7號、香野、艷麗、雪兔、粉玉等多個草莓品種。
工作人員說,垂直農業大樓在城市環境下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彈性食物供給系統,為拓展地下建筑空間、防空洞、屋頂、陽臺、存量不動產等城市內部可用農業空間提供了場景示范。
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向封面新聞記者表示,垂直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實踐,為解決耕地資源約束、保障城市農產品供給開辟了新路徑。我們將繼續支持此類創新模式發展,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超大城市糧食蔬菜穩產保供提供示范樣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