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道理很簡單,化開凍住的陽氣就好了
之前有位腰疼的患者來找我,見我的第一句話問的就是:大夫,中醫能不能治這個病呢?
他說自己幾乎把能想到的辦法都試了遍,推拿、艾灸、針灸、牽引理療等等,但是效果都不大。
如今不管是久坐,久行、還是久站,時間久了兩只手就得不停地敲敲腰部。一邊按揉叩擊,一邊緩緩活動腰部,有時候甚至動都不敢動。
我仔細看了他的情況,患者神疲力乏,氣短、小便清長、舌質淡、少苔,脈微弱無力。
擬方:山萸肉、肉桂、熟地,附片,澤瀉、茯苓、杜仲、延胡索、桑寄生。
我告訴他:不僅能治,而且很快就好了!你這腰疼不是病,其實是“陽氣被凍住了”!把腎陽補起來,就好了。
患者疑惑:可是我之前用了不少補腎的藥啊,怎么沒有作用呢?
我說:腎不能亂補,直接吃補腎藥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
首先為什么會腰涼?為什么又經常會腰痛呢?其實和中醫的一個臟器關系很密切,就是腎。在中醫講腰為腎之府,這個腰就像是腎的洞府、腎的府地一樣。
一旦腎出了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腎陽虛,也就是腎的陽氣不足了。哪里最明顯?腰上最明顯。一旦腎的陽氣不足了,首先腰就開始發涼,你平時只要不帶個護腰不暖著它,就特別不舒服。
如果說外面的寒氣一入侵,寒邪去阻塞了我們腰部的經絡,不通則痛,就開始不光腰涼會腰痛了,腰部冷痛的也特別厲害。捂一捂、暖一暖就能減輕,一受涼了腰疼的就更厲害了。
再往下就會出現我們經常講的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甚至再嚴重一點,有可能還會出現像椎管狹窄的問題。
所以說如果你發現經常的腰膝酸軟、腰痛腰涼的厲害,平時還怕冷手腳冰涼這些表現,最多見的可能是腎陽虛導致的腰痛。如果你有這樣的問題,那該怎么調呢?
這個時候,就需要補足腎陽,把“凍住的腎”暖化了,腰也就養好了。
方子里:
一補:熟地、山萸肉——補腎精;
二補:肉桂、附片——補陽氣,在腎精補足的基礎上再去補陽氣才能夠被吸納,否則腎不藏精,氣不收攝;
三泄:澤瀉、茯苓——泄濁,給濁濕以出路。
這就叫有補也有通,不然只是補陽氣就像患者之前一樣,效果只能泛善可陳。
在這個基礎上,用杜仲、延胡索進一步理氣止痛,補益腎陽,桑寄生補腎精而強腰膝。
最后,患者在用藥之后,果然腰疼和腿腳無力的狀況大有減輕,隨癥加減連續用藥一個多月善后調養,諸癥悉平,隨訪無復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