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又加大了賭注,美俄4.20停戰計劃,恐怕要被擱置。鳳凰衛視消息,俄烏雙方在500公里寬的戰線上,已重新恢復全線交戰階段。值得一提,就在兩天前,英德領頭,包括日韓澳在內的51國決定向烏克蘭,追加提供價值2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此前一直主張俄烏和談的美國,也以視頻通話的方式,參加了這次對烏軍援會議。事情發展到這里,再笨也能想到所謂停戰和談,一開始就是西方的緩兵之計。或者,更確切的說,西方對于俄烏和談,原本就有兩個方案,第一就是由美國出面,試一試能否與普京達成烏克蘭一分為四的協議,既英法軍管烏西,美國控制烏西資源,俄羅斯控制烏東四州,其余中央地帶作為非軍事區,或者停戰區。
但是俄羅斯在2月的時候,就明確表過態,烏克蘭必須去軍事化,歐洲也不得派兵下場,以及俄羅斯必須完全控制沿海地區。所以,盡管最近俄烏才重新恢復全線交戰,但事實上,早在2月份,雙方其實就已經談崩,剩下的時間都不過是雙方的幻想而已。但隨著普京逐漸認清現實,俄軍也重新開始在戰場上施加軍事壓力。雖然此時烏軍已是強弩之末,但歐洲用錢砸,還是能湊出不少雇傭兵和武器參戰。
俄羅斯在前線的作戰中,頻頻得手,庫爾斯克最后的作戰也接近尾聲。西方國家的軍事專家也因此表示擔憂,在前線,俄軍在一天內就能發射近30000枚炮彈,而烏克蘭只能打4000枚,烏軍單從炮兵火力中,差距就達7倍。俄羅斯在生產能力上也是領先的,一年能生產上千萬枚炮彈,烏克蘭完全依靠外部的援助,在這么大的差距之下,完全拼不過俄羅斯。
美國在援助烏克蘭的軍事裝備按下了暫停鍵之后,也暫停了情報方面的支援。目前只是歐洲在積極援助烏克蘭,但是對于漫長的消耗戰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整個三年的戰爭,歐洲的先進裝備可謂是輪番上陣,比如挑戰者2坦克,豹2坦克等裝備,都慢慢消失在漫長的拉鋸戰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