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援引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安塔利亞外交論壇上說,西方是時候意識到,“全球南方”已經開始第二次覺醒了。報道稱,拉夫羅夫表示,西方國家應放棄對全球角色的癡迷,這種角色是它們“自己發明的,在殖民主義時代和后殖民時期一度有用”。西方國家還應停止將自己的規則強加于人,并開始尊重區域國家和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意見。
美國發動貿易戰,根本就沒有考慮盟友的利益,甚至作為美國在主動代理人的以色列,都要被美國加征17%的關稅,更不用說日本和韓國等貿易伙伴了。美國基本上是采取了“一刀切”的手段來試圖從所有貿易伙伴攫取利益,并且還威脅宣稱,并不是通過談判就能夠解決關稅問題,顯然是鐵了心要利用關稅來迫使貿易伙伴做出妥協,包括大量購買美國的產品,以及將生產線轉移到美國本土,顯然這極大沖擊了自由貿易,并且直接影響了全球化。
特朗普(資料圖)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研究和發展影響局宏觀經濟研究處經濟學家胡格特表示,關稅已對全球貿易流產生顯著沖擊。短期內,企業可能嘗試通過其他港口轉運貨物以規避關稅,但原產地規則令這一策略復雜化。長期來看,企業可能會多元化生產設施的投資,但貿易政策的不明朗將抑制這些努力。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西格曼稱,全球供應鏈復雜,制藥業尤其如此,轉移生產并非易事。大多數大型制藥公司可能會選擇“等到特朗普總統任期結束后再考慮更永久的生產決策。
歐盟反應是大家預料之中的反應。法國、德國要求強硬對待美國的“關稅大戰”,但是在歐盟開大會討論的時候,意大利、西班牙不同意。
美國白宮(資料圖)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沒有邏輯依據,違背我們兩國伙伴關系的基礎”“這不是朋友的行為”。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從4月開始對汽車征收25%關稅等措施將“直接影響數百萬加拿大人”。他將以反制措施應對,并警告美國此舉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貿易體系”。
英國首相斯塔默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討論了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態度,稱他們一致認為“全面的貿易戰將造成極大的破壞”。英國首相辦公室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都同意,全面的貿易戰將造成極大的破壞,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并同意在未來幾天保持密切聯系。”這位發言人補充稱,斯塔默“已經明確表示,英國的回應將以國家利益為導向”,并表示三國領導人一致認為,盡管本周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化,但必須保持對話,以維持經濟穩定。
俄羅斯總統普京(資料圖)
南亞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成了特朗普高關稅的打擊目標:美國對泰國征收36%關稅,對越南、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均加征46%的對等關稅,對柬埔寨加征49%的關稅。據悉,泰國總理佩通坦當天表示,將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法新社援引佩通坦的話稱,泰國已經準備好一項“強有力的計劃”來應對美國不斷增加的新貿易關稅,并希望通過談判來削減關稅。
越南政府已經派代表團前往美國,爭取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
盡管美國對俄制裁未直接涉及關稅,但美俄關系的脆弱性在近期暴露無遺。特朗普曾試圖通過緩和美俄關系實現“聯俄制華”,甚至與俄方展開秘密會談,討論簡化外交流程和重返SWIFT等議題。然而,這一戰略因特朗普突然延長對俄制裁而受挫,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將拜登政府時期的對俄制裁延長一年。俄羅斯深知,其經濟命脈依賴于能源出口,而中國市場的穩定性遠高于反復無常的西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