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周建民,今年58歲,家住在一個南方的小縣城。
中師畢業后,我在縣里的小學教了一輩子書,三年前退休,退休金一個月四千多,在我們這種地方,算是不錯的了。
老婆張雪萍走得早,已經去世十年了,留下我和一個女兒相依為命。
女兒大學畢業后在市里工作,嫁了人,日子過得還算安穩。
我不是個愛多管閑事的人,但有些事,躲也推不了。尤其是 關系到家庭、親情,還有那份叫“責任”的東西 。
張雪萍的母親,也就是我岳母,今年已經快80歲了。
她年輕的時候是個厲害人,嘴巴特快,說話不饒人,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潑婦”。可年紀大了之后,身子骨也不行了,生活逐漸需要人照顧。
原本我以為,岳母的事,輪不到我這個早就喪妻的女婿來操心。可沒想到,事情發展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她搬來了,帶著她那副拐杖和日漸模糊的眼神,住進了我家。 而這一切的起點,在于十年前那一筆150萬的拆遷款 。
02
那年,我老婆剛去世不久,岳母老家的老房子被政府列入拆遷范圍。房子雖然不大,但地段不錯,按人頭算下來,一共賠了150萬。聽起來不少,在我們這種地方,能買三套兩居室。
我本以為,岳母會拿這筆錢養老,或者至少給幾個孩子分點。可她卻把 所有的錢,全給了她最疼的大兒子,也就是我那位“好大舅子” 。
當時我聽說這個消息的時候,心里說不上什么感覺,只是覺得有些唏噓。
張雪萍走了,我和岳母之間,本就沒什么來往。
可女兒聽說這事后,忍不住埋怨:“ 奶奶也太偏心了吧?我媽都走了,她就當我們不存在了? ”
我勸她:“算了,人老了,心偏一點也正常。咱們過咱們的日子。”
可這筆錢的流向,埋下了后來的禍根。
大舅子拿了錢,沒兩年就把錢折騰沒了。開飯店賠了,做投資被騙了,最后連房子都抵押了。現在他住在岳母家原來的地基上,搭了個簡易房,老婆早就跑了,兒子也不愿意管他。
而岳母,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終于在兩年多前病倒了。開始是住院,后來出院后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
她有三個孩子:大兒子,也就是大舅子,二女兒是張雪萍,就是我亡妻,還有一個小女兒,現在在城里做點小生意,也不富裕。
我們這邊,本以為事情與我無關。可岳母住院出來后,卻被小姑子送到了我家門口。
“姐夫,媽就拜托你了,醫院也說她不能一個人住,哥那邊條件你也知道,實在沒辦法……”
我愣了愣:“我家不是養老院,我老婆也去世十年了,咱們之間……”
“你畢竟是長輩,又是老師,媽也說了,她最信你了。”
她說得輕巧,可我心里明白,這就是 把燙手山芋丟給我了 。我看著站在門口的岳母,眼神渾濁,滿臉褶子,嘴里還不停喊著我老婆的名字,心里一陣不是滋味。
我讓她進來了。
那段時間,我的生活徹底變了。
每天給她洗澡,喂飯,擦身子,晚上還得起夜好幾次。她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罵人,嫌我做得慢,飯菜不好吃,有時候還會動手打我。
我忍了,畢竟她年紀大了,腦子也糊涂了。
可讓我最寒心的,不是她,而是她那幾個孩子。
從她住進我家開始,沒有一個人主動來看她 。逢年過節,也只是電話問一句:“媽還好吧?”偶爾小姑子來送點水果,就跟完成任務似的。
我女兒實在看不過去,有一次在飯桌上說:“ 我們又不是媽的親生子女,憑什么就你一個人照顧?你又不是她兒子! ”
我嘆了口氣:“你媽在的時候,對我很好。照顧她娘家人,我也當是還她一個人情。”
女兒紅了眼圈:“那也不能這么一直耗著,我們家也有我們的生活啊!”
可我能怎么辦呢?
就這樣,岳母在我家住了一年半。直到有一天,她摔了一跤,骨折了,住進了醫院。
這一次,小姑子跳出來了,提議:“我們幾個輪流照顧,一個人一個月,公平。”
我冷笑了一聲:“公平?十年前拆遷款你們怎么不公平點分?現在人不行了,就想到平攤責任了?”
她臉一下紅了:“姐夫,錢的事那是我哥和我媽之間的事,咱們不能混為一談。”
我沒說話。可女兒卻站起來了:“ 我媽都死了十年了,你們現在想起我爸是你們家的人了?當初拆遷一分不給,現在讓我們輪流養老?我媽要是知道了,得多寒心! ”
這一番話,說得在場的人都啞口無言。
岳母被送去了大舅子那邊。他百般推脫,但也沒辦法,只能接過去。
可沒幾個月,岳母就又被送回來了。這次是醫院打來的電話,說她被送來急診,沒人接。醫生說她有嚴重的營養不良和壓瘡。
我看著病床上的她,心里五味雜陳。 她不是個好母親,也不是個好岳母,但她終究是我們這個家族的一部分 。
我女兒站在床邊,眼里噙著淚:“爸,要不……我們雇個護工吧。”
我點了點頭。那一刻,我心里五味雜陳,不知道是苦是累,更不知道,這個家究竟還剩下多少溫情。
03
后來,我們還是請了護工,每月三千塊,從我和女兒的退休金里出。 小姑子偶爾會來探望,但大舅子再也沒出現過 。
我開始明白,親情這東西,是需要用心去守的。岳母年輕時種下怎樣的因,年老時就會收獲怎樣的果。 她偏心一人,卻最終落得被他遺棄的下場;而我們這些“外人”,卻成了她最后的依靠。
有人說,這世上最深的孝順,是對一個不曾善待你的人,依舊保有一絲良知。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孝順,但我知道,我做的,是為了我心中那份對妻子的想念,也是給女兒做一個榜樣。
結局未必圓滿,但我想,至少我們問心無愧。 而那150萬,早已在歲月中,變成了一紙空談。
我們不是圣人,但我們愿意留下一盞燈,照亮人情的盡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