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博物館效果圖。
4月15日,記者從成都市“城市新區場景政策創新先行先試”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按照成都市場景創新工作統一部署,截至目前,已開展場景創新需求(供給)發布活動近50場,圍繞養老、醫療、建設、安全、文旅、交通、消費、物流等領域發布了417個創新應用場景需求,88個創新應用場景供給。在場景需求釋放與重點產業鏈的場景能力供給雙向奔赴下,一批“科幻場景”正在成都這座“奮進中的創新之城”逐漸變為“產業實景”。
場景應用
從“可選項”變為“必答題”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張實睿介紹成都市場景創新工作總體推進情況。他介紹,成都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思路分層次推動場景創新工作。在“面”上,成都組建市區兩級場景創新工作力量,建立市領導牽頭的全市場景創新工作機制,在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市現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加掛“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牌子,新設場景創新部,建立涵蓋全市23個市級行業部門、16條重點產業鏈、15個市屬國有企業、23個區(市)縣的場景工作小組,做到體系化全覆蓋。
在“線”上,重點推動城市新區在政府投資項目“科技篇”制度上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成都通過政府投資項目立項、評審等環節上的制度性創新設計,要求項目業主按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剛性地謀劃嵌入新場景,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的首試首用創造條件,推動場景應用從“可選項”變為“必答題”。據悉,成都已經組織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在上述制度上先行先試,為全市場景政策創新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在“點”上,聚焦打造一批集中連片的新場景應用展示區域及具體典型場景案例,“以點帶面”推動場景創新。目前,成都高新區的新川機器人公園、天府新區的科創生態島已粗具雛形,東部新區也在全力圍繞世博園、世運會打造“低空+”新場景。張實睿表示,下一步,成都將持續推動小切口、具象化的場景需求釋放與重點產業鏈的場景能力供給雙向奔赴,從體制機制、線上線下等方面打出一套場景創新工作“組合拳”。
多個項目
化身科技應用場景
現場,四川天府新區及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三大城市新區介紹了編制政府性投資項目場景應用“科技篇”情況,擬探索適用項目情況、已落地場景情況及集中連片展示場景打造情況也于現場披露。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刁義介紹,四川天府新區擬實施的四川天府新區口腔醫院,重點圍繞4個方向探索謀劃科技應用場景,包含引入手術機器人、引入AI輔助診斷、引入3D打印技術、打造數字孿生醫院。
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敏介紹,簡州新城消防戰勤保障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6億元,其中“科技篇”投資超過800萬元。“科技篇”場景應用主要包括智能倉儲系統、綠色智慧建筑等,打造未來消防、國際倉儲新標桿。
成都高新區發展改革局局長王磊介紹,作為“科技篇”政策首個試點,成都高新區將在新川創新科技園建設新川博物館,預計今年底開建。據悉,新川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能夠滿足城市文化展示和科技體驗等多重需求。項目科技投入約5000萬元,力爭通過場景創新帶動技術驗證、模式創新和產業集聚,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場景創新典型范式,將新川博物館打造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泰山 吳怡霏
受訪單位供圖
原標題:一批“科幻場景”加速變為“產業實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