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最后一塊頂板順利澆筑完成,上海軌道交通市域線嘉閔線11標金園五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為后續盾構始發奠定堅實基礎。
金園五路站位于嘉定區曹安公路與樂秀路交叉路口,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總長約250米,共分5個施工區。項目建成后,將與軌道交通14號線實現換乘,顯著提升周邊居民的日常出行體驗。
金園五路站施工現場上空斜跨一根220千伏的高壓線,施工凈空不足10米,因此每項作業都需要絕對的精準和細致。
在上海申鐵的精心籌劃和周密部署下,隧道股份市政集團項目團隊為金園五路站套上了“三重護甲”。
一是通過多方溝通協調,將高壓塔基外移并將高壓線升高至33米,在現場設置雙重隔離區,為吊車加裝限高報警和接地裝置,為設備穿上“感應甲”。二是采用TRD槽壁加固技術,優化泥漿配比,提高槽段穩定性,為基坑穿上“防護甲”。三是將大型鋼筋籠化整為零,采用一次制作、分段吊裝的施工組織,杜絕感應電流觸電風險,在有限空間內為施工作業穿上“免疫甲”。在“三重護甲”的嚴密防護下,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和穩定。
此外,金園五路站施工環境極為復雜,軟土與承壓水層交疊的地質條件,與運營中的軌道交通14號線車站僅距離4.4米。
項目團隊在基坑內設置4道封堵墻,將大深基坑劃分為5個獨立的“作戰單元”,進一步減小基坑尺寸效應。同時,為每個獨立基坑配備了全伺服軸力系統,實時調控支撐軸力,在由500多個傳感器組成的智能監測網絡加持下,猶如加裝了“數字神經系統”,將端頭基坑變形精準控制在安全線內,日沉降量更是控制在0.5毫米左右。施工期間,軌道交通14號線樂秀路站變形被控制在1厘米內,確保了周邊環境的安全與穩定。
市域嘉閔線全長44.04公里,途經嘉定、閔行2個行政區,全線共設15座車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它是上海市域線網中重要的南北向主軸干線,是串聯起嘉定新城、虹橋樞紐、閔行等重要新城及交通樞紐的主要線路,也是“軌道上的長三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實現與市域機場線的互聯互通,大大緩解虹橋樞紐集散壓力,成為拉動西上海經濟的新引擎。
原標題:《“三重護甲”助力,市域嘉閔線又有建設新進展》
欄目主編:蘇展 文字編輯:周辰
來源:作者:文匯報 張曉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