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11日投票批準丹·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在當天的投票中,60票贊成、25票反對,凱恩的提名在參議院獲得通過,將正式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出生于紐約州,他曾在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任職。凱恩作為戰斗機飛行員有2800小時的飛行經驗,包括100小時的戰斗經驗。
美國總統特朗普2月21日提名退役中將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特朗普稱凱恩是“優秀的飛行員、國家安全專家、成功的企業家以及經驗豐富的戰士”
凱恩(資料圖)
仔細琢磨下凱恩得到任命這事兒,真挺讓人感到意外的,要知道在被提名之前,他僅僅是個中將,在軍隊里雖說也算有一定地位,但遠算不上頂尖,并且他早就從軍隊退役了。按照美軍以往慣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一般由現役的將軍擔任,并且通常是從參聯會副主席,或者軍種主官、作戰司令部司令這些高位晉升上來。
大家都知道,他之前的職位僅僅是中央情報局軍事事務處副主任,和傳統路徑相比,級別和影響力都差了一大截,那特朗普為啥要破格提拔他,讓他坐到這個關鍵位置上呢?
原來,2001年,凱恩在位于美國馬里蘭州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第121戰斗機中隊擔任武器和戰術主管,執行華盛頓特區上空的防御任務。“9·11”事件發生之際,凱恩參加了華盛頓特區上空巡邏的第二批戰斗機輪換。兩個月后,他被派往科威特擔任 F-16 任務指揮官。2018年至2019年,凱恩被派駐伊拉克特種作戰部隊,執行打擊“伊斯蘭國”的反恐作戰任務,擔任“固有決心行動”副指揮官。在此期間,凱恩與到前線視察的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有了首次直接接觸,并在特朗普心中留下不錯印象。
凱恩(資料圖)
盡管在美軍軍官中相對不出名,但特朗普此前曾在多個場合夸獎過凱恩。在2019年的一次保守黨政治行動大會上,他回憶起自己在伊拉克視察駐軍部隊時遇到的這個外號“雷辛”·凱恩(Razin Caine)的“完美”男人。特朗普表示,凱恩在當時告訴他,如果美軍能夠使用更多武力,他們的任務在一周內就可以“完全完成”。“為什么我的其他將軍不告訴我呢?”特朗普回應道。在2024年的保守黨政治行動會議上,特朗普再次提到凱恩,并講述了自己第一次見到凱恩的情景:“他看起來比任何電影演員都帥。
凱恩的任命,可能與中國軍事技術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與前任布朗的強硬態度相比,凱恩的對華立場似乎更謹慎。他曾公開表示,美軍還沒準備好與中國打“持久戰”,而且避免直接評論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他甚至還幫中國澄清,指出中國并沒有與俄羅斯、朝鮮、伊朗結盟。這種相對溫和的表態,與特朗普政府內部的人事變動也互相呼應。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和凱恩一樣,都反對與中國開戰。而特朗普最終力排眾議,壓制了“開戰派”的聲音,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凱恩任命的深層含義。
凱恩(資料圖)
而且凱恩聲稱中國在“印太地區”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且威脅程度還在不斷增長,美國需要與盟友加強合作,以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行動。那么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美軍高層的這番言論呢?首先,作為候任的美軍一把手,凱恩如今卻公開揭美軍的短,這在外人看起來十分匪夷所思,但對于這些美軍高層而言,其實是一種慣用伎倆。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像凱恩這樣直接“公開揭短”的人物不在少數,這種行為的底層邏輯,其實就是樹立一個“假想敵”,并對其進行大肆吹捧。
同時,他還聲稱,解放軍存在指揮、遠程投送保障、城市作戰等領域的短板,整體缺乏現代戰爭實戰經驗。在談到更為廣泛的地緣政治格局時,凱恩聲稱,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有著“廣泛相似的目標”,在雙邊(有時是三邊)層面上有“有限的”交易合作,但他認為,這些國家并沒有作為一個集團聯盟那樣行動,也沒有走向“北約式”的聯盟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