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曲靖市公安局聚焦校園周邊治安、交通突出問題,常態(tài)化推行“公安護學崗”機制,聯(lián)合教體部門、學校、家長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過“高峰勤務+常態(tài)守護”“動態(tài)巡防+定點執(zhí)勤”模式,全力打造平安上學路。
高位推動“聚合力”
曲靖市委、市政府建立掛鉤聯(lián)系學校工作機制,由市、縣兩級領導干部分別掛鉤聯(lián)系1所學校作為示范引領,并把“護校安園”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報請市政府專項督導。
曲靖市公安局制定“校園安全防范十條措施”“學生防欺凌實施方案”等6部規(guī)范性文件,聯(lián)動教體、市場管理等部門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全面夯實安全基礎。
織密織牢“安全網(wǎng)”
曲靖市公安局在全市885所學校科學劃分“核心區(qū)、緩沖區(qū)、等候區(qū)”,強制推行上、放學高峰學校門口及周邊人車分流機制。馬龍區(qū)結(jié)合轄區(qū)特點開通校園“直通車”,解決學生周末離校、返校交通安全問題。
同時,該局以十名局長、百名所長、千名民警參與的“十、百、千工程”為牽引,持續(xù)優(yōu)化“護學崗”“高峰勤務”和“雙快”警務機制,聯(lián)動建立公安民警、學校保安員、教職員工、家長、社會志愿者等多位一體的護學崗2361個,特別是羅平有個別村委會孩子需乘船上學的實際,專門設立“水上護學崗”,護航水、陸路交通安全。
筑牢科技“防護墻”
該局在全省率先完成“一鍵式報警”可視對講和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全覆蓋安裝。在治安、交通復雜區(qū)域,布建“環(huán)校治安信息動態(tài)感知平臺”,整合重點學校門口和周邊視頻監(jiān)控、智慧感知系統(tǒng),梯次布設半徑為100米、200米、500米的“紅、黃、藍”三級預警防控圈,建設可疑人員、可疑車輛異常信息感知模型,及時精準采集比對、實時分析研判,視情指令學校保安員、社區(qū)民警和周邊PTU處突單元,就近快速處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全力當好“宣傳員”
該局堅持把法治、安全宣傳教育貫穿始終,選派1526名具有豐富工作經(jīng)驗的公安民警和609名政法干部及律師分別擔任法治副校長,組織3720名民警全覆蓋深入學校、幼兒園講安全教育課,“一校一警”全方位開展防欺凌、防安全事故、防電詐、防高墜、防溺水和防火災等安全宣傳教育。富源縣公安局主動設立校園“悄悄話信箱”,為“口難開”“無處說”的學生提供一個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便捷通道。
記者 甘仕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