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皮膚病患者“看病難、復診煩”的痛點,北京電視臺《大醫生健康說》專欄特邀專家、資深皮科醫生謝成林近日宣布,正式開通線上診療通道。這一舉措不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讓中醫“辨證論治”的智慧惠及更多患者。謝成林表示:“線上診療不是‘隔空看病’,而是通過科技賦能,讓中醫服務更精準、更高效。”
一、線上診療:讓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
謝成林深耕中醫皮科領域三十余年,對銀屑病、濕疹、HPV感染等皮膚頑疾有獨到見解。他強調:“皮膚病雖‘發于外’,卻‘根于內’,需通過望聞問切綜合辨證。”然而,傳統門診受限于時間與空間,許多患者因路途遙遠或工作繁忙,難以堅持規律復診。
線上診療的開通,讓這一問題迎刃而解。患者只需通過指定平臺提交病情描述、舌苔照片及既往病歷,即可與謝成林進行視頻問診。他舉例:“曾有一位浙江的銀屑病患者,因病情反復失去信心,通過線上問診后,我根據其體質調整了清熱涼血的方劑,并指導其飲食禁忌。三個月后,患者皮疹消退,復診時感慨:‘沒想到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中醫的療效!’”
為確保診療質量,謝成林制定了嚴格的線上流程:每次問診時間不少于20分鐘,詳細詢問病史、生活習慣及情緒狀態;針對HPV感染等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提供個性化復診提醒服務;對于疑難病例,他還會組織團隊進行遠程會診。他說:“線上診療不是‘快餐式’看病,而是要讓患者感受到與線下同樣的專業與溫度。”
二、中醫智慧:從“個體化治療”到“全周期管理”
謝成林認為,線上診療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中醫理念的延伸。他提出“全周期管理”模式,將治療與康復、預防相結合。例如,針對HPV感染患者,他不僅開具中藥方劑,還會根據體質提供運動建議(如八段錦、太極拳)、飲食方案(如薏米粥、山藥湯)及心理疏導。一位患者反饋:“謝大夫讓我明白,治療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生活方式調整。”
此外,謝成林還通過線上平臺開展健康科普,定期發布“中醫護膚小課堂”“體質辨識指南”等內容,幫助患者建立科學的健康認知。他說:“中醫的終極目標是‘治未病’,我希望通過線上渠道,讓更多人學會與自己的身體對話。”
結語
謝成林的線上診療通道開通后,已服務患者逾千人,覆蓋全國20余個省市。他常說:“中醫的根在民間,只有讓更多人受益,才是真正的傳承。”未來,他計劃進一步拓展服務范圍,如增加智能問診機器人、開發中藥代煎配送等服務,讓中醫智慧以更便捷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正如他所言:“科技與中醫的結合,不是取代,而是賦能——讓古老的智慧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