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wǎng)友關注到,很多平臺的手機話費充值業(yè)務悄悄的發(fā)生了變化。
10元、20元、30元的充值選項全都消失不見,最低充值金額變成了50元。
筆者之前一直用的是自動繳納話費業(yè)務,還真的沒有注意到這點,刷到信息后特意去某寶和某信看了一下,還真如網(wǎng)友所說。
用一位博主的話說,這都不是霸王條款,已經(jīng)開始耍流氓了。
5元10元20元都是法定流通的人民幣,怎么到了三大運營商這里還搞起了“幣值歧視”?
三大運營商的問題,這些年被吐槽的可真不少,然而變化沒看到,如今反倒是變本加厲了。
隨著5G業(yè)務的鋪開,話費也是跟著水漲船高。
低套餐幾乎消失不見,如今的5G套餐,動不動就是五六十打底,一兩百的也不算多。
就像大家熱捧的8元套餐,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的營業(yè)廳,不投訴想辦下來的難度太大。
不僅如此,為了留住用戶,運營商們絞盡腦汁設計出“充值贈”、“手機網(wǎng)絡一體”等各種捆綁政策。
想轉網(wǎng)?沒那么容易,違約的代價先想想。
關鍵在于,如今的運營商不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一門心思的搞小動作。
此前,筆者父親的老年機,被莫名其妙開通業(yè)務,如果不是偶然在筆者手機登了網(wǎng)廳,還不知道被克扣多少錢。
運營商打的好算盤,一個客戶一個月多扣一兩塊,被發(fā)現(xiàn)頂多道個歉退款,發(fā)現(xiàn)不了可就賺大了。
真的是工作人員的疏忽嗎?
就像這一次的問題,把充值底限提高到50元,原因是什么?
是技術的更新,還是私心作祟?
一個用戶每個月多存二三十塊錢,幾百上千萬的用戶,可就是個天文數(shù)字了。
這錢放到運營商的賬戶里,還真是穩(wěn)賺不賠的好生意。
有網(wǎng)友留言說: 移動本來一月29,每日交30剛好,他們沒辦法偷扣費,現(xiàn)在交50,用一個月多,2個月不夠,他們偷扣費不好查,太可恨投訴他。
運營商有沒有偷扣費不好說,但這種操作方式的確挺惡心人。
雖說這錢也跑不掉,可就是讓人掏的心不甘情不愿。
敢問,若是每個月欠著運營商二三十塊錢,能行不?
市場經(jīng)濟,想辦法留存用戶能夠理解,可是方法要用對。
不想著用“真心換真心”,一門心思耍小聰明,還真把老百姓當成任人宰割的牛馬了?
給老人機用上流量包
莫名奇妙就被開通了增值業(yè)務
從未出國的手機話費里蹦出了跨境服務費
還動不動就收到“免費”提速的通知,一不小心就被套牢
如此的種種亂象,這些年是越來越普遍,卻陷入越吐槽越亂的尷尬。
是難度太大真的管不住?還是有難言的苦衷?
說到底,讓用戶多充幾十塊錢也沒什么,可總要拿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
像這樣一句話不說就下架,擺出一副“愛咋咋地”的架勢,這不就是明著欺負人嗎?
如此行徑,與三大運營商的身份不符,與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不符,與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不符。
讓老百姓多花錢,也要讓人花的明明白白!
點贊、關注、轉發(fā)、在看都是鼓勵,喜歡點個關注吧
封面·配圖 / 來源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