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重點領域反壟斷執法、擴大“無事不擾”企業清單范圍、制定市場監管部門輕微違法行為減輕處罰清單……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印發《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5年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工作方案》,圍繞優化審批服務、保護和促進公平競爭、創新監管執法機制、強化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支持經營主體發展、深化京津冀營商環境協作等方面,提出28項工作舉措。
今年,北京市將對涉企收費、證照超期、閉店企業風險等開展監測預警,通過豐富監管技術和手段,提高風險監測精準性,提升精準監管和穿透式監管能力。
博物館、軌道交通等今年將釋放更多場所資源
今年將制定發布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登記注冊服務規范地方標準,提升登記注冊規范化水平。研究出臺北京市經營主體住所登記管理規定,針對博物館、公園、軌道交通等場景的住所需求,釋放更多場所資源。制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辦法,率先探索建立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試點,將馳名商標、老字號等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曉度的知名商業標識,納入預防性保護信息庫,防止知名商業標識未經授權被其他企業登記為企業名稱。
發布《市場監管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對企服務事項清單》,集成市場監管部門涉企服務事項,提供事項辦理內容、辦理方式等信息,匯聚惠企服務資源,方便企業快速找服務。優化住所智能校驗服務,校驗通過的經營主體可免于提交書面住所證明材料。
及時為開辦企業推送準入準營相關政策等增值信息。優化市場監管部門智能導辦服務,提升線上智能客服的意圖識別和精準回答能力。
簡化食品經營審批流程。修訂出臺《北京市食品經營許可審查細則》,調整食品經營者細分類、優化散裝食品審查要求、取消銷售散裝熟食需要設立專用操作間等審查要求,依法拓展免于現場核查的經營項目范圍,進一步減輕食品經營主體負擔,助力經營主體靈活高效運營。
探索完善強制注銷配套制度。落實強制注銷公司登記相關規定,并在部分區開展強制注銷先行先試,對于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滿3年未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的,完善強制注銷公司登記操作流程及實施路徑。
常態化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抽查,圍繞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加大對重點領域、特定行業政策措施的抽查力度,針對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政策措施,及時督促起草單位進行修訂或廢止。
加大重點領域反壟斷執法。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持續推進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處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等壟斷行為,大力糾治市場競爭亂象,促進市場健康運行。
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常態化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收費行為,推動減輕企業價費負擔。進一步完善涉企收費監測點建設,充分發揮監測點位“哨點”和“探頭”作用,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違規收費問題。
實現非現場檢查量占比達到50%以上
深化非現場監管改革。豐富監管手段,推進智慧監管、信息共享、書面核查等方式在監管業務中的應用,拓展實施范圍,推動各區各部門實現非現場檢查量占比達到50%以上,最大程度減少現場檢查頻次。
完善“掃碼檢查”工作機制。加強檢查源頭管控,加大對檢查計劃任務的統一規范管理,推動形成查前掃碼、檢查亮碼、監督用碼全鏈條工作機制,確保執法檢查公開、透明。
擴大“無事不擾”企業清單范圍。以“風險+信用”推動各領域企業分級分類,將更多風險低、信用好的優質經營主體納入“無事不擾”企業清單,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嚴格控制專項檢查,推動跨部門聯合檢查,優化“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避免運動式檢查。細化梳理行政檢查項,明確檢查標準,推動跨部門、跨層級實現“同標同查”。
持續推行柔性執法。制定市場監管部門輕微違法行為減輕處罰清單。完善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防止“類案不同罰”“小過重罰”等問題。更好運用提醒告誡、行政指導等方式,在依法履職中體現執法溫度。
實現信用修復“免申即享”
嚴格依法實行經營主體實名登記,堅持“一事一人一認證”原則,進一步規范實名認證程序。加強撤銷虛假登記業務指導,優化調整撤銷登記系統功能,逐步實現與登記注冊系統信息對接,探索建立提示審查協作機制。依法嚴厲打擊虛假登記、中介機構違法登記代理等違法行為。
加快構建市場監管領域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明確各類風險分析研判、線索流轉、核實處置等規則,對涉企收費、證照超期、閉店企業風險等開展監測預警,通過豐富監管技術和手段,提高風險監測精準性,提升精準監管和穿透式監管能力。
在市場監管領域實施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信用修復提示函“兩書同達”,完善“兩書同達”機制,優化信用修復流程,實現信用修復信息實時更新和共享。對于已完成年報補報的企業、個體工商戶,無需自主申請信用修復,由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大數據比對的方式,將其移出異常名錄,實現信用修復“免申即享”。
對個體工商戶實行分型分類精準幫扶
融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質量基礎設施資源,深入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圍繞機器人、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等領域計量需求,制定計量技術規范,推動先進測量技術發展。
深入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針對小微企業質量發展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為小微企業提供專題培訓、現場幫扶、質量診斷等多種助企服務,鼓勵認證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優質認證服務,提高小微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先進質量理念和管理模式向產業鏈兩端延伸。
支持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高質量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一件事”集成服務場景建設。加強并指導全市推進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工作,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提升北京市個體工商戶整體發展質量。
在促進平臺企業健康發展方面,發布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系列合規指引,督促和引導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加強內部合規治理,提升企業合規管理水平。開展重點平臺企業合規評價,包括合規環境、合規組織、合規運行、風險管理、履職保障等方面,出臺直播帶貨平臺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開展營業執照異地“辦理、發放、領取”
在京津冀區域協同方面,支持更多試點區域開展營業執照異地“辦理、發放、領取”,探索更多跨域協同登記新模式。依托市場監管總局一體化平臺,探索同步采集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投資者等登記信息,提升三地經營主體跨省遷移、注銷便利度。對不同類型的外商投資企業,三地明確統一的登記條件、認定情形等。
深入推進京津冀信用監管協同,開展京津冀地區企業信用評價工作,持續完善京津冀信用信息數據共享機制,拓展信用數據應用場景。
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推動京津冀計量技術規范共建共享,發布5項以上共建計量技術規范。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CCC)免辦監管結果互認,推動認證結果跨行業跨區域互通互認。完善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管理運行機制,聚焦公共交通、衛生健康、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發布5項以上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
同時,加強三地監管執法業務交流互促,擴大“掃碼檢查”覆蓋范圍。完善食品安全領域三地定期會商、信息共享等機制,加強聯合監管、協同共治、信息互通等,不斷提升三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