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融合了民族智慧與競技美學,既有傳統文化的底蘊,又具備現代體育的對抗性與觀賞性。無論是作為休閑娛樂的桌上競技,還是作為考驗手眼協調與策略思維的正式比賽,都能讓人沉浸于真實的物理碰撞樂趣中。這就是藏式克朗球。
“可以說它是最純粹的‘手游’——不是手機游戲,而是真正依靠手指技藝的運動。”西藏自治區藏式克朗球協會會長米瑪頓珠強調,“找角度、定睛、發力,整個過程考驗手眼協調和戰術思維,讓人沉浸于真實的物理碰撞樂趣中。”
米瑪頓珠向記者介紹,克朗球起源于喜馬拉雅南面的古代南亞小國,傳入西藏后,經過了至少150年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極具特色的藏式克朗球。
2020年,由米瑪頓珠牽頭,正式開啟協會的籌備工作,2022年上報資料,2023獲得了準予成立協會的批復文件,當年5月27日,西藏自治區克朗球協會正式成立——這是西藏新近成立的專項體育協會。該協會的成立,凝聚了米瑪頓珠等眾多克朗球愛好者的多年心血。
米瑪頓珠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推廣藏式克朗球,它不僅是一項特色民族運動,更能讓人們在現如今電子設備無孔不入的環境下,重新體驗純粹的手上競技,感受真實互動的樂趣。”
然而,克朗球作為一項極具西藏特色卻是新近成立的體育項目,其協會仍面臨諸多現實困難。米瑪頓珠坦言,因為還沒有健全的由國家或自治區有關部門認證的運動員、裁判員等級體系,賽事執裁資格認定也存在一定障礙。除此,協會還存在資金緊缺的問題,成立協會所需資金,完全由他一人承擔,協會所舉辦的賽事和部分項目收入也是杯水車薪,長期以來,協會處于支出大于收入的狀態。
“我們希望能獲得更多政策支持,讓這項傳統運動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米瑪頓珠表示。
雖然面臨一些困難,但是協會成立至今,仍堅持每周開展一次會員有獎比賽,并舉辦和參與數十場藏式克朗球的比賽項目,如2023年城關區文旅局藏式克朗球大賽、2024年西藏自治區第四屆職工運動會藏式克朗球比賽等。協會會員人數也在逐步壯大中,目前已有70余人,藏式克朗球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
米瑪頓珠滿懷期待地說:“希望藏式克朗球能重現我們兒時記憶中的模樣——出現在茶館里,公園里……成為大眾喜愛的休閑競技項目。這既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能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一個新的選擇。”
圖片均由區藏式克朗球協會提供
來源:西藏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