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遼寧朝陽全力支持科企合作,為育種創新添動能——
一粒好種 滿田希望
圖為在聯達種業組織的玉米品種觀摩會上,經銷商在挑選品種。 資料圖
“種子不好,豐收難保。”這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質樸諺語,深刻道出了種子在農業生產中的關鍵地位。作為農業生產的起點,一粒好種子不僅是決定糧食產量的基礎,其更新迭代更是農業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在2024年中國種子協會開展的“尋找玉米高產品種”活動中,遼寧聯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聯達種業)研發的“聯達F085”,在西北區測產產量高達畝產1178.89公斤,并憑借優異的田間表現入圍農業農村部2024年玉米主導品種。像“聯達F085”這樣優質品種的誕生絕非偶然。作為現代種業發展的主力軍,種業企業一直是推動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重要生力軍。近年來,遼寧省朝陽市扎實推進企業扶優工作,幫助種業企業增強實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讓一粒粒好種子競相出現,如點點星火,匯聚成推動種業進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燎原之勢。
精心育好種
什么是一粒好種子?從玉米生物表現的角度來說,種子要在抗倒、抗旱、高產、適合機械化收獲等眾多方面表現良好,才算入列好種子的“選拔范圍”。在聯達種業董事長許云岱眼里,這些生物表現其實最后匯總就一句話:對農民有益。種子優質了,作物增產豐收,老百姓的效益好了,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自然就筑得牢固。因此,聯達種業就把選育農民最需要的品種作為育種原則,多年來在全國共審定了玉米品種110個(次),這些優質品種在生產上廣泛應用,累計推廣種植面積達1億畝。
在農業生產中,種子算是一種特殊的生產資料,它必須具備先進性、真實性,其好壞直接決定農民一年的收成。作為種子的直接使用者,農民在當年看不見結果,就可能會直接把產品淘汰掉,也難以再建立起對研制該品種的種子企業的信任。
“要在種子行業立足,核心就是創新,全力以赴、持續不斷地創新,必須對老百姓負責。”許云岱介紹說,為了保持核心競爭力,目前公司擁有16個科研課題組,并在黑龍江、河南、新疆等省(自治區)玉米種植區建立了科研基地。“現在我們每年大約有七萬多個新組合出現,從這些組合中選出好的自交系組合雜交,再挑選出最優秀的品種,每年能自主培育出10個左右的新品種。”
除了強化良種科研創新支撐,聯達種業還努力從不同的加工環節加強對種子產品的質量控制。一方面建設每小時10噸國內先進技術的立體布置智能化種子精加工生產線、每批次200噸穗烘干生產線和每小時15噸籽粒烘干生產線等9條生產線,引入各類加工設備及檢測設備168臺套,硬件設施到位,另一方面在不同流程針對種子不同的播種區作細節調整,例如聯達種業使用的種子包衣劑,有傾向抗蟲的,有的富含水分、專門適用于干旱地區的,從細節處為良種發揮區域優勢提供支撐。
合作促共贏
對于種子研發企業來說,科研資金猶如運轉機器時不可或缺的“燃料”,對推動種業創新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許云岱在培育好種子這件事上有著十足的執著和熱情,為了保證種子的質量和更新速度,近年來,聯達種業在研發方面累計投入了1.4億多,并預計今年至少投入1200萬。“我們投的科研經費都是省著花,努力把錢用在刀刃上。”即使是這樣,聯達種業在資金調配方面仍然過得拮據。
聯達種業的優勢在科研創新,擁有完善的繁育與科研基地;而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荃銀高科)作為上市公司,在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雄厚的資金實力。因此,雙方很快憑借各自優勢達成合作。許云岱回憶,一開始聯達種業發展速度較慢,在與荃銀高科合作后,規模擴展速度大大加快,目前已在21個省份全面推廣玉米優質品種,每年可為社會提供1000萬畝優質種子。
除了與大公司合作,聯達種業也積極聯合中小種企協同發展。北京金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粒農業)負責人張勇告訴記者,今年是他們公司和聯達種業合作的第6年。“聯達098”是金粒農業跟聯達種業合作的第一個技術品種,經過兩年推廣示范,被山東省菏澤市農業農村局列為重點推廣品種,其抗高溫、耐陰雨、不倒伏,今年畝產達到700多公斤,相比于黃淮海地區普遍500~600公斤的產量,這個數值已經是“高分答卷”。
“我們公司規模小,科研育種較為薄弱,和聯達種業合作后,能充分借力其品種優勢,我們來做好繁育銷售就行了。”張勇說。2024年10月,“坤瑞528”成功通過審定,這是聯達種業專門為黃淮海區域氣候研發培育的一個品種,在該品種通過審定之前,金粒農業已經在山東、河南、江蘇等地進行大面積田間示范,發現該品種的表現非常令人滿意。這次張勇專門從山東菏澤趕到朝陽北票來,就是為了能多搶購一些“坤瑞528”,“看見的都想買,不買都后悔,我就怕買不著貨,在包括山東、安徽、陜西在內的7個省,我們公司縣級代理商就有700多人,好品種一點都不愁賣!”
增收看得見
在朝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吉存看來,好品種不需要過多的宣傳推廣,就像有句老話講的那樣,“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老百姓看到哪個品種好,自然就會選擇什么樣的品種。為了能夠讓種植者們更直觀便捷地選擇好品種,近年來朝陽市積極建設覆蓋市縣兩級新品種展示推廣基地,最多的一年展示了300多個玉米品種,不僅涵蓋朝陽本地的種子企業,還有全國其他省市的種企。春耕期組織同期播種,在同等的水肥投入、田間管理下,待到秋收之前再邀請各地合作社、組織經銷商、種田大戶實地觀察品種表現,好的品種憑借自身實力脫穎而出,并借此成功推廣。
此外,政府也會借助基層農技人員向農戶推薦一些良種,免費發放種子和化肥讓老百姓試種,進一步推廣新品種。據了解,2024年朝陽市因地制宜擇優遴選推介玉米良種25個,并依托凌源等地,落實玉米制種面積1.4萬畝,同比增長40%。
去年夏季,朝陽一直陰雨連綿,大斑病、小斑病、灰霉病……很多玉米品種都發生了病害。北票市蒙古營鎮大巴溝村種植大戶王旭光使用了聯達種業研發的“聯達F085”和“坤瑞5522”,在氣候異常時展現出了優異的抗性表現,畝產1100公斤左右,有效抵抗住了氣候災害,可見,好品種給農戶實實在在帶來了實惠。
當然,種企發展對農民的增收助益還不止這些。北票市蒙古營鎮大巴溝村前些年流轉了2200畝給聯達種業,用作制種基地,土地租金收入有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現在每年村集體收入能達到10萬元以上。此外,村黨支部書記周立君補充說:“我們村現在出去打工的人比以前少了,因為能在聯達公司實現就近就業,但凡有點勞動能力都愿意來幫忙,70歲老太太也出來掙錢,聯達工資給得高,現在我們村人均能增收一兩千元咧!”(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于險峰 祁倩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