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有個北大天才讓全國人都惋惜不已,說他“背叛”了學校,這哥們兒可是國際奧數金牌的得主,麻省理工的全獎學霸,結果畢業那天就消失了。
后來大家才知道,他跑到龍泉寺敲起了木魚。網上那會兒還傳,說他快還俗了,說好的寺廟清凈呢,聽說里面也是勾心斗角,是不是當初結婚躺平還更好點?
神魔只在一念間
15歲時發表了引起全國轟動的數學論文,18歲在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以滿分摘得金牌,隨后被保送至北大,并受邀前往麻省理工繼續深造。
全額獎學金,父母高興,老師欣慰,同學羨慕,所有人都期待他以后會成為一位出色的數學家。
他就是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當父母在家為他收拾去美國的行李時,柳智宇卻轉身走進了龍泉寺,決定出家當和尚,雖然父母拼命阻攔,但柳智宇心意已決,他拜在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名下,法名賢宇。
其實柳智宇出家并不是一拍腦門決定的,而是早在多年之前就埋下伏筆了的,據龍泉寺的一位女居士介紹,柳智宇在上學的時候,就經常來這里做義工,而且一心鉆研佛法。
在寺里,柳智宇專挑最苦最累的活干,非常虔誠。終于在畢業之后,柳智宇如愿在龍泉寺出家為僧。從此俗世少了一個叫柳智宇的數學天才,佛家多了一名賢宇法師。
龍泉寺的“人情世故”
剛上山時,柳智宇對嚴守戒律的苦行生活充滿了熱忱,還表現出強烈的普渡眾生的熱情。
因不忍心看到飛蟲被白熾燈活活燙死,他寫下4000字的報告,詳述如何制作鐵絲網燈罩以隔絕飛蟲。
后來寺里終于買來不傷蟲子的LED燈,他實在不想再死一只蟲子了,于是使勁給法師磕頭,能不能盡快就安上,他已經不能忍受了。
出家后,他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學習,常常因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忘記日常生活的打理,比如衣服扣子總是扣錯,冬天戴圍巾也是歪歪斜斜的樣子。
但時間久了他就發現龍泉寺的生活并非人們想象的那樣,日復一日的誦經和簡單的修行,反而像是一個需要完成各種指標,處理復雜人際關系的特殊社會。
抄寫經書、修建寺廟、發展會員,這些沉重的任務讓柳智宇感到身心俱疲。
他耗費八年時間完成的《佛教現代化學術論文集》,署名權卻被師傅剝奪,多年的努力最終化為泡影,讓他深感無力。
更令人失望的是,他一直敬仰的方丈被揭露出了不光彩的事件,寺廟一直以來所標榜的清凈形象也隨之崩塌。
本以為跑到廟里就能躲開塵世的煩惱,沒想到這里比外面更讓人感到混亂和骯臟。柳智宇在短信中告訴父母,表達了他內心的困惑與失落。
他原本期望在寺廟中獲得精神上的平靜和慰藉,但現實的殘酷擊碎了他的理想,這份追求心靈凈土的愿望,最終在種種不如意的境遇中徹底破滅。
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反差,讓柳智宇感到無所適從,內心的迷茫也更加深重。
龍泉寺的八年時間,不是單純的躲避,而是一次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他在寺廟里看到了各種人際關系,也明白了信仰背后存在的利益追逐,這些經歷讓他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也為他將來重返社會打下了基礎。
回歸世俗的自我重塑
2018年,柳智宇選擇了還俗,告別了曾經的修行生活,28歲的他重新回歸社會,如同一個新生兒,對世俗的一切都感到既新鮮又困惑。
他與現實生活脫節,很多生活技能都需要重新學習。
面對老丈人的提問,他更是顯得手足無措。他像一張純潔的白紙,需要一點一滴地學習,才能在這個喧囂的社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他開始嘗試各種不同的路子,什么心理咨詢師、微積分網課老師,甚至還嘗試創業。
他也會偶爾將佛學和商業結合在一起,在直播間里跟大家聊禪修、教大家抄經書,尋找著實現自身價值的新途徑。
這個過程中,他既遇到了嘲笑和質疑,也得到了理解和支持,可謂是冷暖自知。
想當年,在數學競賽場上,他曾敗給一位對手,如今那位對手已經成了德國院士,功成名就,而他卻只能在直播間里賣課,巨大的反差讓他感到有些失落。但也正是這種落差,讓他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愛情,對柳智宇來說,是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也是撫慰心靈的港灣。
他和做過寺廟義工的心理咨詢師結為夫妻,妻子更像他的人生導師,她細心為他涂護手霜,默默地扔掉破舊的襪子,這些生活中的小事,一點一滴地溫暖著他。
妻子幫助柳智宇逐漸適應社會生活,從紅塵的喧囂中體會人間煙火。在北京的小家中,他們一起做飯學習,在平凡瑣碎的生活和歡聲笑語中,柳智宇重新找回了平靜和快樂。
柳智宇多年在寺廟尋求的人生真諦,未能如愿獲得。
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終卻從一道道家常菜中領悟了人生的奧秘。
看似平常的生活,柳智宇對人生有了更加深刻反思和領悟,同樣也說明人生的答案可能不在遠方,而在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之處。
在平衡中尋找自我
柳智宇的人生經歷很特別,他曾是奧數天才,后來又在寺廟修行,如今是一位丈夫,還開始了自己的事業,這些年對他來說,是一段尋找自我的過程。
他曾經沉迷于理想化的世界,也經歷過現實的困境。最終他選擇回到生活中,試圖在生活和理想之間找到平衡。
柳智宇的這段人生歷程,并非是浪費他的天賦,而是一次勇敢地探索和認識自我的嘗試。這次探索并非彎路,而是他獨特的人生選擇。
他用自己的獨特經歷,展現了人生道路的多樣選擇,證明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
他也在告訴我們,人生的標準答案不是唯一的,不必拘泥于既定的模式,關鍵在于發現并堅定地走屬于自己的路。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不一樣的人生,不必羨慕他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方向并為之努力。
如果換作你是柳智宇,面對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和一段感情,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需要在學業深造的機會和心儀的感情之間權衡。
對柳智宇來說,這是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也是個人發展與情感寄托的博弈。一邊是通往科學殿堂的階梯,另一邊是心靈的慰藉與陪伴,兩者都彌足珍貴,難以割舍。
這樣的選擇無疑充滿了挑戰,需要綜合考量未來的發展方向、個人的情感需求以及內心的真實想法,最終做出一個讓自己不后悔的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