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老齡化的大軍中,失獨、空巢老人無疑是其中最無助的群體。年老、疾病侵蝕的不僅是他們的肉體,還有他們的思維意識。當他們失去行為能力無法表達自己的訴求時,生活又由誰來做主?在這樣的社會趨勢下,意定監護制度從2012年首次出現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到2021進入民法典,從一個陌生的法律概念到為人所了解,再到讓人產生信任從而去使用,這個過程需要無數法律人的推動。
要明白什么是意定監護,先要了解“監護人”的含義。通常我們說子女在未成年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順序監護人。在此,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既包括經濟層面的保障,也包括人身層面的照顧、保護,以及在子女人生重大問題上作出決策的權利。
在人成年之后,因年老、患病失去能夠為自己做主的行為能力時,也同樣需要被監護。這也是目前希望通過意定監護,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監護人的主要群體。
同未成年人的監護相比,這里的監護人不必然需要自掏腰包負擔所監護之人的生活開銷,比如一些因患病失去行為能力的老年人,本身在年輕時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有退休金、醫療保險等。
因此,對于這一類老年人的監護,監護人的權利側重的是一種代理權和決策權。比如代理社會事務:包括但不限于,代替被監護人申請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申領殘障補助、退休補助、保險理賠金,報銷醫療費用,辦理大病醫療報銷等;代管財產:包括但不限于,查詢銀行賬戶情況,領取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辦理銀行賬戶掛失、補辦銀行卡、不動產權證、社會保障卡等;為被監護人選擇生活環境:包括但不限于,決定和選擇居住場所、康養機構、護理人員等,辦理出入康養機構的手續等;甚至要代理醫療事務,替被監護人作出生死關頭的抉擇:包括但不限于,決定和選擇醫療機構、治療方案、康復方案、藥物類型、醫療費用支出,簽署醫療風險告知書,查閱領取病例檔案,辦理入出醫院手續等。
用通俗的白話來說,我們一旦有朝一日失去了行為能力,之后的人生就由監護人說了算。是賣掉我們的房子讓我們入住養老院,還是讓我們繼續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用自己的退休金請居家保姆;在我們其突發疾病時,是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還是選擇保守治療亦或放棄治療,這些都是由監護人決定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的配偶、父母和子女都具有天然的信任,可以無條件的把這些人生大事交由其處理。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上述幾種人缺位或者我們對上述之人缺乏信任時,就要考慮意定監護。即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前為自己選擇一個能夠托付余生的可信之人,照管、保護人身、財產方面的各種權益。
日本有個詞叫“孤獨死”,指一些獨居老人一個人在家里離世很久才被鄰居發現,那樣太沒有尊嚴了。意定監護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守護這種生命盡頭的尊嚴。
以下4個鮮活又充滿曲折的案例,為邦信陽家事業務團隊近期承辦的有代表性的意定監護案例(為保護當事人隱私,以下均為化名):
1、失獨夫妻
接觸到這對夫妻,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過程。早在20年前,彼時邦信陽家事業務團隊的合伙人高興律師還在某高校工作。在一次學院組織學生開展的公益助殘項目中,這個特殊的家庭給身為帶隊老師的高興律師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是一對幾乎被不幸貫穿了一生的夫妻,兩個先天殘疾的人在成年后經人介紹組成家庭,以期共同克服人生中的諸多艱難。但命運卻讓他們生下了一個殘疾的兒子。
此后多年,高興律師從高校轉行到律所,專注辦理家事案件,現在是上海市律協婚姻家事專業委員會的委員。2022年,他又接到了這對夫妻的來電。當時,這對夫妻的兒子剛剛病逝,兜兜轉轉一圈,夫妻二人剩下了彼此。無所適從之時,兩人又一次想到了這個曾經給予過他們幫助的人。經過太多的磨難,此時二人只希望能夠平順的度過人生最后的歲月。
失獨老人概念圖 圖IC
在耐心傾聽了二老的需求和擔憂后,高興律師與陳曉雯律師認為意定監護是目前最能夠幫助二老解決晚年后顧之憂的方案。經過多次的溝通,二老都認為讓一個遠親擔任監護人最為適合,而此人也表示愿意接受托付。
“他和我們在血緣上雖然比較遠,但兩家一直有來往。我們這樣的家庭情況,在來往中自然也是他們家一直在幫助我們家。現在我們自己有一些積蓄,經濟方面不會給他添麻煩,我們只是需要一個在晚年能為我們操持、奔走的人。”
為保萬全,高興律師還尊重二老意愿,擔任了該意定監護協議的監督人,對后續監護過程中監護人所實施的行為進行監督;若監護人在監護職責尚未完成時,失去了監護能力,監督人還需要在新的監護人確定前,擔任二老的臨時監護人。
邦信陽家事業務團隊的律師們向二老和他們選定的監護人詳細解釋了意定監護制度,讓雙方充分明確自身權責,并在擬定監護協議的過程中就一些細節反復與雙方溝通確認,在協議后續的公證過程中全程跟進、陪同。經過不懈的努力,這份承載著老人深切期望的意定監護協議終于得到了公證處的認可,正式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
2、手足相護
接觸到鳳奶奶時,她的丈夫剛剛離世。與失獨夫妻不同,鳳奶奶有一個女兒,而她之所以選擇通過意定監護協議,讓自己的姐姐、弟弟和弟媳擔任自己以后的監護人,最根本的目的卻是要提防自己的女兒。
“幾個姐妹中,我的女兒最有出息。現在卻是我最可憐!”剛剛喪偶的鳳奶奶雖然身體狀況欠佳,頭腦卻一點也不糊涂。
丈夫病危之際,一直生活在國外多年未見的獨生女兒終于現身,卻是為了等著自己的父親咽氣后分割遺產。
“老頭子一走,女兒就要拉著我去交易中心,要把房產過戶到她一個人名下。遭到我的拒絕后,她又以我曾患腦梗為由,要求對我進行精神、智力的鑒定,一旦鑒定我真的有問題,她就是我的監護人了,我的房子怎么處理就由她說了算。到時候她把房子賣了,隨便找個養老院把我送進去,自己拿著賣房子的錢到國外逍遙快活!”
意識到女兒靠不住的鳳奶奶,在與邦信陽家事業務團隊的王若翰律師溝通后,聽取了律師的建議,主動到本市三甲醫院進行了腦部檢查,經檢查其“腦梗塞后無明顯認知障礙”。
“我現在完成了第一步。腦部檢查證明了我現在沒瘋沒傻,是清醒明白的。可以做自己的主。第二步,我就要為自己做主了!”
房產糾紛概念圖 圖IC
邦信陽家事業務團隊的律師經過與鳳奶奶及其兄弟姐妹們的溝通,使鳳奶奶一家完全明白了意定監護的概念,即:以鳳奶奶目前的情況,如果沒有經過協議特別約定,那么有一天她因腦梗或其他原因不再清醒明白,不再能為自己做主時,法律會默認女兒是她的監護人,屆時鳳奶奶的財產如何處理,飲食起居按照什么標準,突發疾病要不要搶救、治療等一干人生大事都由其女兒決定。若覺得女兒不值得信任,不能托付身家性命,就要另尋可行之人予以托付。
經過與兄弟姐妹協商,鳳奶奶最終決定與自己的姐姐、弟弟和弟媳簽訂意定監護協議,在自己清醒明白時通過協議聲明,如果自己日后失去行為能力,即由自己的姐姐和弟弟擔任監護人。
考慮到平輩之間,誰先離世具有不確定性,鳳奶奶經律師提示,還特意在協議中寫明:其姐姐和弟弟為第一順位監護人,若兩名第一順位監護人都因身體或其他原因均喪失了擔任監護人的能力,則由弟媳作為第二順位監護人,繼續履行對自己的監護職責。
“我的弟媳比我小20歲,應該能給我養老送終了。無論如何堅決不允許我的女兒擔任我的監護人,我不放心把身家性命交給她。”拿到意定監護協議公證書的一刻,鳳奶奶說她的心落地了,后面憑女兒怎樣去折騰,自己都不怕了。
3、孤島之托
祝老伯和封阿姨一生不曾生育子女,隨著年齡漸長,身邊同齡的朋友陸續離世,二人逐漸感覺生活陷入了一座孤島。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能親力親為的事情越來越少,要麻煩別人的地方越來越多。”
在通過司法局組織的公益法律咨詢活動認識邦信陽律師事務所的石語甜律師之前,這對夫婦雖然并不完全了解什么是意定監護,但他們也考慮過讓封阿姨的外甥負責二人以后的晚年生活,并且知道因外甥不是法定的監護人,操作這些事務會遇到很多麻煩。
遺囑公證概念圖 圖IC
了解了二老的需求后,石語甜律師與高興律師一起,分別約談兩位老人和封阿姨的外甥湯某,確認當事人意定監護意愿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此后,兩位律師為當事人擬定了意定監護協議,協助當事人到公證處簽署該協議并辦理了公證。該協議已具有法律效力。二老在協議中授權湯某在二人失去行為能力時,可以代二人處理各種事務,屆時湯某只要持公證書到醫院、銀行等機構辦理相關業務,就會減少很多麻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二老在與湯某簽訂了意定監護協議的同時,還委托律師為兩人各起草了一份生前預囑,在生前預囑中,二人均強調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階段,放棄一切只為延緩死亡的無效搶救措施,希望在生命最后一刻有尊嚴的離開,并且對之后的身后事宜也要求一切從簡。
4、彼岸關懷
武婆婆一生經歷過兩段婚姻,她有一個女兒,是和第一任丈夫所生,但女兒早年去了海外,與她聯系不多。
現在,第二段婚姻中的丈夫已經因年老患上了阿茨海默失去了行為能力。看著漸漸失去意識的丈夫,武婆婆很怕有一天自己也倒下了。
“除現在的丈夫外,我的妹妹是這世界上唯一能讓我感受到親情的人。雖然現在她也已定居海外,但我們一直有聯系,她幾乎每年都會回來看我。”可見隔開人心的,從來不是距離。
照護老人概念圖 圖IC
考慮到武阿姨希望自己的妹妹在自己失去行為能力時擔任監護人,而妹妹又不在國內的實際情況,邦信陽家事業務團隊的高興律師在為武阿姨設計意定監護的方案時,采用了意定監護授權加委托授權的雙重授權模式,即先由武阿姨通過意定監護協議授權妹妹在自己失去行為能力時擔任自己的監護人;另外,武阿姨和妹妹向邦信陽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出具授權委托書,在武阿姨行為能力健全時,由武阿姨親自委托律師代為辦理相關事務;在她喪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則由擔任意定監護人的妹妹委托律師代為辦理相關事務。
也就是說,在將來武阿姨與妹妹的意定監護關系中,妹妹作為監護人主要是負責與武阿姨有關的重大事項的決策,并根據自己的決策遠程指揮律師在國內辦理具體事項。這樣就解決了最信任的監護人不在身邊,很多事情無法親力親為的現實問題。
目前,武阿姨與妹妹的意定監護協議,以及妹妹與本所律師的授權委托書均已通過公證程序簽署。律師已開始根據上述法律文件的約定履行職責。
與其他領域的法律不同,家事法雖為法律,卻是人間諸般情感的顯化。因此,家事法的字里行間,都是來自普世情感的人文關懷。隨著更多的實踐,意定監護將守護更多特殊人群。
原標題:《那些將余生交給意定監護的當事人》
欄目編輯:楊江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佳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