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日前,北京市“安心通學路”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東城區燈市口小學召開。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方說,全市“安心通學路”建設是北京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和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需要,是破解校園周邊交通綜合治理深層次難題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的關鍵舉措,要堅持區域性治理、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堅持分類實施,確保如期完成“安心通學路”建設任務。
2023年6月1日,北京市23部門聯合出臺《北京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強兒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統建設,改造增設一批‘安心通學路’”的工作要求。“安心通學路”是集交通出行、街道環境、停車秩序、園林綠化、慢行系統、街道家具等一體化設計建設的安全、系統、連貫、美麗的適兒友好空間和秩序。
北京市“安心通學路”建設主要包括,開展學校周邊交通治理,對上下學時間和地點進行優化調整,有條件的學校增設出入口或實施錯時上下學等管理措施;增設適兒化交通標志,對學校周邊交通信號燈等交通設施設備采取適兒化改造;合理規劃建設學校周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加強緊急報警裝置、實體防護設施等安全設施建設;配齊“警察隊伍”“教師隊伍”“安保隊伍”“志愿者隊伍”四支隊伍,齊抓共管保障師生安全。
工作會現場,北京東城區教委主任周林介紹,北京東城區目前已累計施劃“通學路”170余條,家長等候區、安全島200余處。匯聚了6所學校的燈市口地區,通過校際協同建立“通學聯盟”,實現學生錯峰流動,科學規劃有限空間,將邊角地改建為家長等候區,實施機動車限時禁行,開辟左轉車道快速分流,科學規劃共享單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區等措施,高峰時段擁堵時長平均縮短15分鐘,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秩序顯著改善,違法停車減少70%,師生及家長遵守交通規則自覺性顯著增強,校園周邊事故率下降90%。
作者:施劍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