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服務手冊》上新、志愿者配上“百寶箱”……今年“五一”假期,北京七大火車站迎來探親、訪友、旅游大客流,多個車站再次突破同期歷史客流極值。在人潮涌動的站區里,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攜手社會組織、駐區單位、屬地社區及高校等多元力量,打造的志愿服務品牌——“旅客身邊人”格外亮眼。當旅客們拖著行李走出車站大門,便能看到志愿者們熱情的笑臉,一句句“有需要隨時找我”,讓“北京歡迎你”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化為觸手可及的溫暖與關懷。
今年是北京朝陽站開通地鐵后迎來的第一個“五一”假期。為了讓旅客出行更便捷,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朝陽站地區管理辦公室根據春運期間旅客、志愿者、網約車司機等群體的反饋,升級改版了《旅客服務手冊》。新版手冊涵蓋出行、美食、生活、文旅等多個實用版塊,詳細羅列站區周邊資訊,一經推出便成為旅客手中的“爆款”指南。站區里,“旅客身邊人”志愿者們的暖心服務也未停歇。他們穿梭在人群中,為過往旅客免費派發大麥茶,貼心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溫、合理規劃行程。5月1日,從哈爾濱遠道而來的李女士一下車,就感受到了這份熱情。“志愿者不僅耐心指路,還主動幫忙提行李。就像回到家一樣溫暖!”李女士忍不住感慨道。
除了熱情和微笑,細心的旅客會發現,北京南站地區的志愿者人手一個“百寶箱”,里面藏著服務旅客的“秘密武器”:應急使用的針線包、膠帶、包裝繩,方便記錄的便簽紙,供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鏡;還有精心制作的“指路條”,清晰標注著前往熱門景點、醫院、機場和其他火車站的換乘方式。考慮到志愿者長時間服務的需求,“百寶箱”里還配備了“小蜜蜂”擴音器和潤喉糖。
在北京北站地區廣場,5月4日,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團委的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開展“文化賦能旅途”宣講活動。他們以京張鐵路和北京北站為脈絡,講述鐵路技術史與車站百年變遷,現場宣傳欄生動展現中國鐵路從追趕到領跑的奮進之路。結合“北京北站120周年歷史”與節日文化的互動問答,讓旅客在候車時沉浸式感受鐵路文化魅力,不少旅客感慨“讀懂了車站的歷史價值”。在清河站地區,社區居民、駐區單位員工等社會力量組成“治理智囊團”,以志愿者身份參與站區治理。他們手持“任務卡”,模擬旅客出站后五種交通換乘流線,檢驗站區標識清晰度;通過特殊場景體驗,評估無障礙通行與應急處置能力。
從服務旅客到參與治理,這個“五一”假期,社會力量加入和角色轉換,為北京重點站區管理注入了多元活力。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