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在2025中國(成都)演出交易會開幕主論壇上,大麥總裁何弭發表了題為《文旅融合新引擎——大型演出的產業帶動效應》的主題演講。何弭表示,2024年大型營業性演出仍處于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市場供給豐富,消費活力旺盛,大型演唱會、音樂節作為重要文化消費載體,正在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型引擎,帶動文旅產業從“流量經濟”向“質量經濟”轉型。
何弭總結說,2024年大型營業性演出的核心關鍵詞是“繁榮”,一方面,2024年大型營業性演出票房再創新高,達296.4億元,同比2023年和2019年分別增長了1.7倍和7.5倍,特別是個人演唱會表現強勁,票房占比達95%,遙遙領先;另一方面,頭部大型演出城市持續走強,全國各區域全面開花。2024年北京、上海、深圳大型演出票房同比2019年均增長了4倍以上,穩步企高,同時,市場打破“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魔咒,蘭州、烏魯木齊等西北城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大型演出票房呈幾何倍數增長,2024年度票房規模達到億元量級。
針對跨城觀演對文旅市場的帶動效應,何弭表示,經過2023年、2024年演出市場的高速增長,“跟著演出去旅行”已經從一個口號、愿景變成了一種行業現象和潮流趨勢,票根經濟——多玩一天,多吃一頓,多住一晚,成了廣大消費者的常態化選擇,大型演唱會、音樂節也從文化消費載體,變成了城市發展的新型引擎,帶動城市交通、住宿、餐飲、景區、文創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
據悉,2024年華晨宇火星演唱會煙臺站日出場觀眾規模累計達13萬人,88.1%為跨省觀眾,演唱會期間,帶動養馬島景區接待游客30.2萬人次,拉動消費1.6億元。2024阿那亞·蝦米音樂節跨城觀演比例高達97%,三天帶動秦皇島阿那亞園區4.2萬游客到訪,園區產值同比上漲170%。
同時,針對大型演出觀眾結構的變化,何弭也給出了他的觀察。何弭認為,近兩年大型演出的良性發展和多元化呈現,正在推動觀眾群體向全年齡層滲透,特別是青少年和銀發群體破圈加速,整體消費結構更趨合理。
燈塔專業版顯示,在2024年大型演唱會購票觀眾中,19-29歲觀眾為主流消費人群,占比達55.6%,在總體規模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同比2023年占比略有降幅;位居兩端的青少年群體和40歲以上的觀眾占比分別是4.8%和11.3%,同比2023年均有上漲。其中,刀郎2024巡回演唱會向銀發觀眾破圈最為顯著,50歲以上觀眾占比達44.5%。
為了更好的協助市場優化供需關系,大麥聯合燈塔研究院圍繞大型演出“策略、蓄水、銷售”全生命周期推出了“票房動力學”服務體系, 依托城市許愿、項目想看、缺貨登記等多維數據模型,為主辦方巡演選址、預估銷售、評估加場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助力不同規模、不同類型巡演項目平穩落地,打造高效宣發和穩健運營。
燈塔專業版顯示,2024年,大麥平臺累計“許愿”用戶規模達1.36億人次,累計“想看”用戶為3.4億人次,累計缺貨登記用戶達1.6億人次,用戶側預約演出、關注演出動態已經形成固定心智。何弭認為,當下大型演出市場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需求端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何弭預判,受益于線下演出的黃金發展周期和各地文旅融合政策的持續推進,未來幾年,文旅市場將更趨精品化、多元化發展,市場消費結構也會產生文旅產業乘數效應,以文帶旅,以旅促文,供需兩旺,必將推動文旅產業向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