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4點15分,石家莊氣溫達到35℃,拿下今年以來北方所有省會首府直轄市中的首個高溫;這是石家莊首次在4月出現高溫,并打破當地4月最高氣溫紀錄;同時,還打破了北方所有省會首府直轄市中,最早高溫日紀錄。
除了石家莊,今天河北中南部、河南大部、山東中部、陜西南部等地午后氣溫都達到32℃以上,其中鄭州也緊跟石家莊之后,氣溫沖上35℃,迎來當地觀測史上最早的高溫。
↑ 圖為今天14時氣溫超32℃的部分站點。
明天暖熱持續,華北、黃淮以及陜西關中等地氣溫依然處于明顯偏高的水平,部分城市還會創新高,暖熱堪比常年6月,清明恍如夏至。
這不是4月中旬氣溫該有的樣子。常年平均來看,北方地區的高溫始于5月中下旬,盛于6、7月,今年高溫來得太早了。
這股暖熱也將波及南方,不過總體不及北方這么強。預計20日之前,南方地區受冷空氣影響較小,氣溫小幅波動、總體持續偏高,最高氣溫多在30℃上下,夜間最低氣溫也能達到20℃左右,長江流域有可能提前入夏。
如果你對天氣比較關注,就會發現:今年2月以來,氣溫經歷了好幾次大波動,“同期少見的暖熱”我們也已體驗不止一次了。這是否會是又一個“史上最熱夏天”的提前鋪墊?更有網友直接調侃:“看來今年夏天要50多度了”。
雖然夸張了點,但這真不是網友在杞人憂天,畢竟地球真的在越來越熱了。2023年、2024年這兩年,接連刷新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我國和全球平均氣溫的新高。環球同此涼熱,再次具現化了。
史上最熱夏天,我們在近幾年也經歷過好幾個了,比如2022年的夏天,又比如2024年的夏天,都是有觀測記錄以來最熱夏天。此外,2023年的夏天,新疆吐魯番三堡鄉最高氣溫52.2℃(2023年7月16日),打破了我國實測的最熱紀錄。
↑ 地表溫度50℃就更不是什么太難的事了,浙江去年局地甚至出現過70℃+的地表溫度。
可別覺得那么熱的極端高溫離我們很遙遠。在2022年那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來最強高溫”過程里(PS,去年夏天那輪極端高溫過程綜合排名史上第二強,不及2022年這輪),重慶北碚連續兩天日最高氣溫達到45℃,刷新了“火爐”城市重慶的氣溫極值。要知道如此極端的高溫,在新疆吐魯番盆地以外的地區都是非常罕見的!
“極端”、“破紀錄”這種過去十分小眾的詞匯,近些年來也感覺快“爛大街”了……
而隨著全球變暖加劇,未來我們還可能遭遇更多更強的極端高溫事件,這好比在游戲中投擲骰子,投擲頻率越高,命中幾率越大,并且極端事件發生頻率也更大,同時造成影響的不確定性也越大。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在沒有人類影響的氣候條件下,極端高溫事件每10年才會發生一次;而在氣溫升高1.5℃時,極端高溫事件每10年會發生4.1次;在升溫2℃時,則每10年會發生5.6次。
我國也有研究者研究了我國東部地區極端高溫在全球增溫1.5℃和2℃下的響應。結果發現:對于極端高溫日數而言,在增溫1.5℃(2℃)下,當前氣候下平均每20年發生一次的極端高溫日數將會變成平均每4年(2年)出現一次。當前氣候下2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強度將變為約7年(4年)一遇。
逐漸變得極端的不僅是氣溫,它可能只是各種復雜天氣氣候連鎖反應里的一環。
比如臺風。目前全球主流研究觀點認為,在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大背景下,臺風最大風速和降水很可能會繼續增加,相關模擬研究和理論分析顯示,當海表溫度每升高1℃,臺風的風速將增強3%至5%。
又比如極端降水。“全球氣溫每上升1℃,導致極端降水強度增加7%。未來每0.5℃的增暖,都會顯著改變極端溫度事件等的發生頻率。”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表示。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稱,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50年,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災害數量增加了5倍,災害損失增加7倍多。
所以,朋友們,這可能,也許,真的不是杞人憂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