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叔蹲在村口老榕樹下,盯著手機天氣預報直皺眉。
屏幕上明晃晃標著33℃高溫,可后晌又跳出雷陣雨預警,這天氣跟小孩兒臉似的。
村東頭李大姐剛給辣椒苗澆完水,正發(fā)愁日頭太毒曬蔫葉子,轉(zhuǎn)頭又得防著雷雨打折枝椏。5月3日這天氣,妥妥的“晴熱主唱、雷雨串場”。全島白天曬得人后背冒油,??谌齺嗁僦荻嗟貨_上33℃,水泥路燙得能煎雞蛋。
偏到了后晌,澄邁臨高的云堆突然變了臉,雷陣雨帶著大風就往下?lián)洌挈c跟石子似的砸在鐵皮棚上叮當響。有村民剛把晾的稻谷收進屋,轉(zhuǎn)頭就看見菜園里的豆角架歪了好幾棵,這雨來得實在邪乎。4號這天更絕,雷雨直接“接了班”,從北部??诘街胁课逯干?,全島都被云團罩住了。
雨勢不小,個別鄉(xiāng)鎮(zhèn)還夾著大風,儋州有果農(nóng)看著剛坐果的香蕉被吹得東倒西歪,直拍大腿。按說下雨能降溫,可濕度跟著往上躥,人在屋里不動都一身黏汗,比晴熱天還難受。
偏生澄邁儋州那旮旯,居然還有35℃的高溫冒頭,日頭混在雨云里,曬得人皮膚發(fā)疼,這天氣簡直擰巴得很。要說最揪心的還是地里的活兒。
北部果園的荔枝正掛果呢,雷雨大風一刮,掉一顆都是白花花的錢;中部茶園地勢低的,雨水積在地里排不出去,茶苗根都泡軟了。
李大姐蹲在辣椒地里數(shù)斷枝,嘴里直念叨:“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咋這五月天比春寒還折騰人?
”村里的老人也犯迷糊,都說“熱不熱,看五月”,可這又熱又澇的,往年少見啊。爭議點就在于,這天氣變化到底有多“反?!??
有人說現(xiàn)在氣候就是不穩(wěn)定,前幾年也有過忽晴忽雨的時候;可更多農(nóng)友覺得,今年這雷雨帶高溫的架勢,比往年厲害得多。你看儋州,前一天33℃曬得人頭暈,第二天大雨傾盆,果樹剛適應(yīng)晴熱又遭水澇,跟人忽冷忽熱容易感冒一個理兒,作物哪受得了這么折騰?
從長遠看,這天氣給農(nóng)事安排出了道大難題。播下去的種子剛發(fā)芽,一場雷雨可能就沖了壟;掛果的作物正需要光照,可連續(xù)陰雨又影響坐果。
更別說那些靠天吃飯的散戶,買保險吧擔心不劃算,不買吧一場災(zāi)害下來全賠進去,心里頭直打鼓。
咱再看數(shù)據(jù),就說近五年吧,海南五月平均降雨天數(shù)比十年前多了三成,高溫日數(shù)卻也沒減少,這種“雨熱同現(xiàn)”的情況越來越頻繁。王五叔翻出手機里去年的照片,同樣是五月,地里的番茄爛了一片,就因為一場突來的雷雨沒來得及防。
這不是個例,周邊好幾個村子都吃過這種“晴雨急轉(zhuǎn)”的虧,可到底該咋提前應(yīng)對,大家心里都沒個準譜。我個人覺得,咱農(nóng)友得多長幾個心眼了。
晴熱天別光想著防曬,得提前給作物搭好防風棚;雷雨前趕緊檢查排水渠,別等水積起來再著急。但說到底,這種反常天氣越來越多,光靠個人折騰不是長久之計。
村里能不能統(tǒng)一搞些防雹網(wǎng)、排水設(shè)施?氣象預警能不能再提前點、細化點?
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兒。“五月天,亂穿衣”,這話現(xiàn)在更應(yīng)景了。天氣像個任性的娃,說變就變,可咱種地的不能跟著亂了陣腳。
多留意天氣預報是肯定的,可更得琢磨著怎么讓作物經(jīng)得起“折騰”。至于未來天氣還會出啥新花樣,咱一邊防著,也得盼著能有更靠譜的法子應(yīng)對——畢竟土地里刨食的人,最盼的就是風調(diào)雨順,可這老天的脾氣,咱還真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