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戴云
4月16日,應急管理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關于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的主題確定,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介紹,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
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官網
為何今年聚焦排查群眾身邊災害隱患這個主題?申展利回應,就是要針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涉災重點領域、重點場所和重點部位,開展風險隱患集中排查整治,推動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實處、落到基層;就是要廣泛動員群眾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掌握防災減災知識,參與防災減災行動,從而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筑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
申展利介還重點介紹了幾項工作安排。
一是廣泛開展防災減災培訓和科普宣教。對新調整上任的干部開展專題培訓,讓他們了解防災減災救災職責,增強應急處突能力。對災害信息員、護林員、社區網格員等基層力量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災害信息報送、隱患識別、避險轉移等工作方法,提高災害“早排查”“早預警”“早行動”能力。同時,要面向公眾持續推出《全民安全公開課》,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科普宣教場館等作用,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普及公眾普遍關心的防暴雨洪澇、防地震、防溺水、火災逃生等知識技能,提升公眾防災避險能力。
二是抓好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針對山洪災害危險區、城市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風險區等重點區域,針對城市地下空間、病險水庫、江河堤防等重點部位,重點排查極端條件下是否存在影響安全運行的突出風險,有關部門單位責任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各類應急預案是否完備有效等。同時,還要指導鄉鎮(街道) 和村(社區)等基層組織,開展燃氣、消防、電動車充電等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安全風險排查,落實社會公眾報告、舉報獎勵政策,采取各種方式鼓勵群眾積極排查身邊的災害隱患。
三是強化應急演練和應急準備。根據災害隱患排查情況,進一步細化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有效管用的應急演練。特別是在災害高風險區、災害多發易發區的重點防災單位、中小學校、鄉鎮和村組開展應急避險演練,在重點地區、重點時段精準預置物資裝備和力量隊伍,確保一旦發生險情,快速高效處置。
“總之,防災減災,人人有責,從我做起,重在行動。讓我們共同努力,最大程度規避災害風險,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申展利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