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大幕落下,全場燈光大亮,演出就結束了嗎?一群觀眾快步向外沖,不到一分鐘,劇場后門迅速聚起黑壓壓的人頭。
一兩年前,劇場SD現象還需“科普”——觀眾們自發在演職員出口(Stage Door)和演員近距離互動,而今已成大城市演出標配。交流、簽名、合照,在一兩小時后變為動圖、短視頻,偶爾還有現場直播。情緒價值拉滿、宣傳效果絕佳的同時,也令劇場、制作人“讓我歡喜讓我憂”。
上海大劇院連續上演《道雷格林的畫像》《人間失格》兩部熱門音樂劇,工作人員深感壓力,“上海SD風潮由音樂劇帶起,至今音樂劇也是最熱的。兩部劇集中熱門演員,劇院東面演職員通道不夠用了?!?/p>
為疏導人流,劇院北面道具裝卸口被臨時改為SD口。這里常年用于進出大型布景,金屬卷簾門取代其他入口的玻璃門,門的面積也大了兩倍有余。
護欄準備就緒 諸葛漪攝
從內向外看的演員視角 采訪對象供圖
物業管理經理朱衛再次檢查周邊,確保從劇院前門到后門的路上沒有貨車、障礙物。他的手機里存著去年SD照片,近二十位觀眾站在敞開式貨車的車廂邊,“有些觀眾覺得后排事先被擋住,干脆爬上卸空布景的貨車?!彼挠杏嗉?,“萬一不小心磕碰怎么辦?”
從《楊戩》到《錦衣衛之刀與花》,上劇場工作人員見慣了樓底人群,不以為奇。上劇場位于徐家匯美羅城5樓,只有前門,找不到后門,觀眾選擇在樓下“圍堵”演員,“晚上10點多在美羅城T20出口,觀眾把演員圍成一個圈。演員多時,出現好幾個圈。路人會覺得發生了啥?其實秩序還挺好?!?/p>
《錦衣衛之刀與花》見面會,觀眾帶著“長槍短炮” 諸葛漪攝
經常上演熱門音樂劇的上海文化廣場,4號門演職員出口放置護欄。去年蔣奇明在上海人民大舞臺登臺,散場后觀眾把停車場堵得嚴嚴實實。今年3月新落成的大上海劇場迎來音樂劇《長安十二時辰》。演職員出口靠近居民區,第一次見識SD人潮的居民們大呼招架不住。經多方協商,SD區域從后門轉到前門,遠離居民區。
觀眾在人民大舞臺停車場等候蔣奇明
走出大舞臺就有觀眾蹲守的亞洲大廈 均諸葛漪攝
“SD管理挺辛苦,但是當下市場,劇場后門如果少了嘰嘰喳喳、呼朋引伴的觀眾,這場演出上座率恐怕危險?!睒I內人士一針見血。
主打戲曲的天蟾逸夫舞臺照樣不缺SD 諸葛漪攝
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發現,SD現象從音樂劇向外蔓延,“古典音樂、芭蕾舞劇、話劇結束后,都有觀眾等簽名?!?月10日,“新三大男高音”之一喬納斯·考夫曼在上海大劇院舉辦獨唱音樂會“時間外的旅行”,這是巡演中國大陸唯一一站。8年前,考夫曼在上海開唱,8年后盛況依舊,不同的是,考夫曼簽了很久時間的名。雖然要趕飛機,他還是寬慰觀眾,“沒關系,我會簽完所有你們遞過來的海報、節目冊?!倍砹_斯芭蕾舞者斯維特蘭娜·扎哈洛娃與小提琴家瓦汀·列賓在大劇院上演《足尖情弦》中國內地首演及唯一一站,夫妻倆也是簽名到手軟。
同樣盛況也出現在北京人藝上海駐演,《茶館》《嘩變》《正紅旗下》主演們進入上音歌劇院前,被觀眾團團包圍。有一位上海觀眾拿著演員王雷早年主演的劇集物料,讓他非常驚喜,專門用手機拍下來作為留念。演員胡軍帶著話劇《雷雨》來上海登臺時表示,非常愿意在SD傾聽觀眾意見。
觀眾在網上分享胡軍SD全程記錄
“演出結束,演員需要交流、放松,感受這一場演出的收獲?!薄堕L安十二時辰》制作人張志林覺得,SD能反哺給演員情緒價值,“我也做過演員,被包圍的感覺非常好。我不能說,所有演員都享受SD,但如果5個演員同時走出劇院,有3個演員被包圍,另外2個沒有,肯定有失落感?!?/p>
一些劇院準備話筒、音響,方便演員喊話,避免人群過于聚攏。另一方面,SD從5分鐘延長到10分鐘、30分鐘,“加班”成了幸福的煩惱。熱門演出SD甚至出現代排,拿著折疊椅提早占位。
“我們會告訴藝術家,有觀眾等候在劇場外希望簽名、合照,由他們決定是否出現?!睆埿Χ⊥嘎?,“外國藝術家對SD好奇,也對熱情的中國觀眾好奇。”
俄羅斯女高音安娜·奈瑞貝科在上海大劇院連唱兩晚,第一晚她在演職員出口SD,第二晚直接從停車場通道離開。“如果演員很累,可能直接走了,我們告訴觀眾不用等了,他們都不太信?!眲≡罕0舱f,“古典音樂、舞蹈類還好,音樂劇觀眾比較執著?!?/p>
“在觀眾尤其年輕觀眾理解中,SD是觀演重要部分,不可或缺。”張笑丁說,“以前大家看完演出才去SD,現在晚上開演,有人下午就來送演員上班,他不進劇場看戲,一直在SD口等到散場,送演員下班。比起表演本身,他們更享受和演員近距離接觸?!?/p>
《長安十二時辰》晚上七點半開演,下午三點半,記者在大上海劇場看到等候的觀眾?!度碎g失格》首演日,粉絲提前來演職員出口擺放給演員的花籃?!盎ɑ@都是事先報名,溝通好順序,不是想放就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外地某劇院曾因不打招呼撤了粉絲花墻,引發投訴?!?/p>
下午就在大上海劇場守候的觀眾
送給演員們的花籃也有定規 均諸葛漪攝
張志林嫻熟地管理花籃,“有些劇場在前廳劃定10個框,類似停車位,先到先得;有些劇場沒有空間,明確不收花籃、花墻,《長安十二時辰》在北京、上海都提早公告不接受花籃,避免矛盾?!?/p>
劇場、制作人甚至演員本人,在一次又一次震驚中學習管理的藝術,小心翼翼滿足觀眾的儀式感。比如,觀眾給演員送錦旗,又如,巡演、駐演最后一場必須慶祝。雖然,某位音樂劇流量演員的“大末場”因為來了500多位觀眾等候,不得不被臨時喊停。
一位越劇名家在上海演出時,頭排觀眾帶了長橫幅,謝幕時一排人拉出橫幅,讓禮賓大吃一驚。吃一塹長一智,再有流量明星登臺,劇院事先要求劇組聯系粉絲,不能帶燈牌、橫幅,不把電影路演、演唱會的應援習慣帶到劇場。劇場工作人員異口同聲,“由演員本人發聲,秩序是最好管理的。”
倪妮、何炅在上劇場演出后,在前廳與粉絲合照,后援團自發維持現場秩序。鄭云龍主演話劇之初,不少粉絲在網上給第一次進劇場的同好普及觀演禮儀。
朱衛不止一次聽到飛奔去SD的觀眾吐槽,從劇院前門到后門的路太長,像百米沖刺。他默念,“如果路不長,你們就和普通觀眾堵在一塊兒,我們又要被罵了。有些劇院演職員出入口、停車場、VIP通道、卸貨口彼此重疊,管理起來更讓人焦慮。”
“我們不斷尋找觀眾安全與滿意之間的平衡點?!眲龉ぷ魅藛T總結,“有效疏導,不把人管死,開心看戲,放心回家。”
原標題:《代排占位、比花籃、送錦旗、百米沖刺,熱鬧的劇場后門讓人歡喜讓人憂》
欄目主編:施晨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諸葛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