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與突尼斯國家海洋科技研究所(INSTM)聯合主辦的“中國-突尼斯地中海海洋生態環境觀測預測研討會”在杭州舉行,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研討會由衛星海洋環境監測預警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非海洋科學與藍色經濟合作中心承辦,并得到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的支持,來自國內多家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
本次研討會圍繞地中海生態環境觀測、海洋數值模擬、近海生態災害響應、數字孿生海洋系統等關鍵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與合作對接,設置了“海洋環境預報”“地中海生態監測”“海洋生物技術與應用”三大專題單元,雙方展示了在聯合國“海洋十年”框架下開展的MoNITOR(海洋災害防治與環境健康增值)與DEEPCMED(地中海深遠海氣候響應觀測)兩個國際合作項目的階段成果,突出展現了中突合作在數據共享、模型互通、技術協同方面的務實進展。
會議期間,方銀霞所長和突尼斯國家海洋科技研究所所長Saloua Sadok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開展合作研究、聯合觀測、聯合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等方式,在海洋生態與生物地球化學、海洋觀測與防災減災、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等領域開展具體合作。
方銀霞所長表示,中突合作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與中非合作論壇科技合作行動的重要實踐,希望雙方圍繞數字孿生海洋系統構建、區域生態系統韌性提升、災害預警機制優化等方向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地中海及非洲周邊國家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治理。
本次研討會不僅加強了雙方科研團隊間的交流合作,也為拓展中非、中阿海洋科技協作打開了新局面。未來,雙方將持續在聯合國“海洋十年”倡議框架下深化合作,在多領域拓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機制。
信息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二所。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