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Key Points:
·全球有1100萬人因吃得不健康而死亡,占成人總死亡數22%
· 與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點后吃早餐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59%
·8點后吃晚餐?小心腦出血風險+44%
· 暴飲暴食后兩小時內出現心臟事件的危險幾率是平時的4倍,1小時內發生心臟事件的幾率則為10倍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鹽攝入量低于 5 克
· 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流行病學顯示,90%以上患者有長期吃燙食習慣,食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
· 總體碳水化合物(主食)攝入量和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U形關聯
這是「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2025年和您見面的第10篇健康議題。
從2024年開始,我們將每周三同您分享有關未來健康的重磅新知,它可能是1個重要的健康前沿發現,1個可能改變您健康認知的新知,1個值得您認識的心智名醫,歡迎您留言與我們溝通,更期待您告知我們感興趣的話題,和「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共探未來健康。
如果您對未來健康很感興趣,歡迎添加我們的微信 【yiketalks2】
編輯|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
本文約2433字,大概需要您10分鐘的閱讀時間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大家好,我是talk君。
"清晨抓個面包當早餐,中午趕緊扒拉5分鐘的快餐,深夜直接重口味宵夜起飛",這屆年輕人的飲食日常,堪稱當代生存藝術。
但兄弟們,《柳葉刀》發表了一篇飲食與人類健康的大型研究,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這項研究追蹤全球195個國家,收集到從1990年到2017年25歲以上成年人飲食結構和習慣趨勢數據,分析得到:全球有1100萬人因吃得不健康而死亡,占成人總死亡數22%。
今天,我們來盤點10個不良飲食習慣,看看你中了幾條?
1. 不吃早餐
你以為省下的早餐是"自律"?錯!《食品功能》研究顯示:不吃早餐的人,死亡風險飆升!
更可怕的是,你的身體會報復性囤積午餐熱量,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排隊找你。
根據2023年《國際流行病學雜志》的研究發現,與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點后吃早餐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59%。
建議7-8點吃早餐,15分鐘吃完,比節食減肥管用多了!
2. 吃飯太快
復旦大學研究發現:5分鐘吃完的人,脂肪肝風險暴漲81%!
大腦接收飽腹信號需要20分鐘,你狼吞虎咽的每一口,都是給內臟脂肪"充值"。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早餐用餐時間為15~20分鐘,午、晚餐用餐時間為20~30分鐘,每口咀嚼20次,用小餐具制造"慢食"儀式感。
3. 晚餐吃太晚
8點后吃晚餐?小心腦出血風險+44%!夜間消化能力只有白天的30%,那些未消化的熱量更易轉化為脂肪堆積,導致內臟脂肪過高和肥胖風險。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晚飯的黃金時間為18:00-20:00,千萬別再吃“壓炕頭飯”了。
4. 暴飲暴食
節日期間醫院胰腺炎患者翻倍,周末大餐比長期高脂飲食更傷血管!
暴飲暴食不但會增加患腸胃病的風險,而且飲食過飽易于傷及五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等疾病都與此有關。
研究指出,暴飲暴食后兩小時內出現心臟事件的危險幾率是平時的4倍,1小時內發生心臟事件的幾率則為10倍。
《自然》研究:間歇性高脂飲食加速動脈硬化,血管堵得比你KPI還快!
5. 高鹽飲食
每天5克鹽?國人的攝入量超標近1倍!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鹽攝入量低于 5 克,但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國人均攝入量達 9.3 克。
我國死亡率第一的腦卒中,就和高鹽飲食有關!
除了做飯時少放鹽,我們也需要時刻提防“隱形鹽”,他們就藏在醬油、話梅、方便面里,吃多了不光高血壓,連骨頭都要變脆。
建議買食品先看鈉含量,同類選最低的。
6. 吃變質食物
這條我覺得年輕人還好,主要是要囑咐爸媽等老一輩。
你以為挖掉發霉部分就能吃?霉菌毒素早已滲透整個食物,黃曲霉素致癌力是氰化鉀的1000倍!
趕緊提醒你的家人,變質食物千萬別吃!
7. 燙食上癮
相信各位都看過吃羊頭的吃播吧,那從鍋里剛撈上來還冒著煙兒的羊頭,吃播1分鐘就給干掉了,說實話,看著都燙……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明確將65℃以上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
燙食會導致食管黏膜反復損傷-修復,引發異常增生,最終可能發展為食管癌。
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流行病學顯示,90%以上患者有長期吃燙食習慣,食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
8. 甜飲成癮
華西醫院研究:每天1瓶可樂=45種疾病風險!乳腺癌風險+14%,而且甜食會像毒品一樣激活大腦獎賞機制,讓人越喝越上癮。
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團隊發表在《歐洲公共衛生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19 年因過量飲用含糖飲料導致的死亡,比 30 年前增長了 95%,高達 4.66 萬人。
雖然但是,炎熱的夏天,誰能抵擋得住一罐冰可樂的誘惑呢?
9. 主食吃太少
《柳葉刀》曾發布過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總體碳水化合物(主食)攝入量和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U形關聯,簡單來說就是,主食吃太少,會減壽。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你能狂吃主食,恰到好處的主食攝入能讓人活得更久。
根據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谷類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要達到50—150克,除了這些,最好還有50—100克的薯類。
10. 腌制食品中毒
腌制食品最常被提到的問題是亞硝酸鹽。實際上,亞硝酸鹽并不致癌,致癌的是亞硝酸鹽與體內的胺類結合轉化為的亞硝胺。
臘肉、咸菜雖然下飯,但浙大研究顯示:每周吃4次以上腌菜的人,和不吃腌菜的人相比,出血性中風死亡風險高出了15%,消化道癌癥死亡風險高出了13%,而食道癌死亡風險大幅提高,高出了45%。
看完這些研究,我連夜清空了冰箱里的腌制品,下單了限鹽勺,還給同事群發了"吃飯別太急"的提醒。
畢竟,健康不是一時的自律,而是日積月累的"小確幸"。現在改還不晚,轉發給那個總不吃早餐的TA,一起偷回被偷走的壽命吧!
但是,冰可樂說啥也戒不了!
以上10條你中了幾條?歡迎評論區聊一聊……
「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每周三探索未來健康,每周您可能驚喜遇見1個重要的健康前沿發現,1個可能改變您健康認知的新知,1個值得您認識的心智名醫,歡迎您留言與我們溝通,更期待您告知我們感興趣的話題,和「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共探未來健康。
如果您對未來健康很感興趣,歡迎添加我們的微信 【yiketalks2】或評論區留言。
趕緊關注視頻號@一刻talks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