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西雙版納潑水節現場,一輛理想汽車遭“圍攻”的場景引發熱議。
據畫面顯示,一輛理想汽車進入潑水節現場,一名女士拉開車門,瞬間一群人舉起水槍,朝著車內瘋狂噴水。
一時間,幾十股水柱涌入車內,現場爆發出陣陣尖叫,人們瘋狂享受著潑水帶來的樂趣,沉浸在水的汪洋中,不亦樂乎。
而車內的人就“慘”了,坐在副駕駛的男子用盡全力拉上車門,無奈力氣不夠,只能強行面對迎面而來的水柱,最后整個人都下去了,雙手抱拳作揖,外面的人才松手,關上車門。
事后,理想車主曬出了視頻,整個車內空間幾乎都被水浸濕了,就連拍攝用的手機都濕了,好好的一輛車就這么成了泡水車。
據悉,車內很多電路系統全壞了,整個座椅的通風系統全部報廢,修的話至少需要幾萬塊錢,買二手車的話損失更大,怕是要折損幾十萬。
車主沒有明說要報警,但話里話外好像有點這么個意思。報不報警全憑他個人,不過有兩點爭議不得不提一下。
第一點,車主非常明顯地暗示,車已經落鎖了,外面一位戴眼鏡的女性喊了一句“理想同學開車門”,竟然從外面成功喚醒,打開了車門。
車主稱當時車輛處于“D”檔,也就是前進檔,一般來說處于前進檔車門是自動落鎖的,外面的人為什么能夠喚醒“理想同學”,從而喊開車門?難道車輛沒有聲紋識別系統嗎?
車主的這一暗示,獲得了一些網友的認同,表示確實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無論是誰都喊“理想同學”都可以將其喚醒。
但更多的人懷疑車主在說謊,當時車輛一定處于解鎖狀態,不然不可能隨便一個人這么輕易就能喚醒。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理想汽車中,車外喊話無法直接開啟車窗,這一設計是為了確保車輛的安全性。理想汽車的語音助手功能在車外喚醒后,不會執行打開車窗的操作,除非車輛處于解鎖狀態。
具體怎么回事,可能需要有關方面進一步回應,畢竟這事兒鬧這么大,如果真的隨便一個人就能喊開車門,安全隱患還是蠻大的。
第二個爭議的點是,車主貌似并非單純路過,而是專門開車去參加潑水節,甚至率先主動“攻擊”別人,才招致被“圍攻”。副駕駛手里拿著高壓水槍,就是一個佐證。
一方面,潑水節壓根就不該開車去玩,另一方面,你呲完別人把車窗一關,別人呲不到你,這種玩賴的做法擱誰都忍不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給車輛造成了損失是事實,如果車主執意追究責任,后續還真不太好說。
一方面,呲水的人太多了,保守也得有幾十個人參加,法不責眾這種樸素的道理在實際案件中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卻也總能發揮作用。
車主很難去追究每個人的責任,如果車門真的是被外面戴眼鏡的女士喊開的,倒有很大概率可能成功追究她和拉車門女士的責任。
另一方面,潑水節這種風俗,本來就是大家互相潑水,屬于民約俗成,不存在互相傷害。只要不刻意作惡,哪怕造成了一些損失或者傷害,也很難在證據上站得住腳。
總而言之,不缺錢就當個樂子,缺錢就當個教訓,這種事很難追究他人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