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16字 | 預計閱讀時5分鐘
下周二(4月22日),澳洲將開啟大選提前投票。
4月16日晚,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 和反對黨領袖達頓(Peter Dutton)完成了第二輪的辯論:
總結來看:
阿爾巴尼斯:
在外交話題上把握得當,成功反擊達頓的俄羅斯基地言論。
然而在稅改和能源議題上表現不夠清晰,出現回避與不一致。
達頓:
借助安全與邊境議題主動出擊,但因引用了虛假新聞而自損聲譽。
在經濟議題上提出質疑有力,但在氣候與特朗普問題上模糊應對,顯露弱點。
此外,最新的澳洲民調則是出現了重大逆轉,2025年聯邦大選的風向明顯倒向了工黨。
《澳洲金融評論報》/ Freshwater Strategy最新民調顯示,在兩黨優先投票中,主要政黨的支持率各為 50%。
自競選活動開始以來,工黨的支持率已提高 1 個百分點,當時聯盟黨以 51 比 49 領先,這也是自去年 7 月以來聯盟黨首次在兩黨優先投票中失利。
迄今為止,達頓的競選活動一直起伏不定,在總理優先投票中,他的支持率下降了 4 個百分點,阿爾巴尼斯以 46% 對 41% 的明顯優勢領先。
在其他民調機構的調查中,也一致得出結論:工黨已經全面領先!
Resolve民調:
Resolve 機構在 4 月 9 日至 13 日進行的一項全國性民調(樣本量 1,642 人)顯示,工黨在兩黨偏好上以 53.5 比 46.5 領先聯盟黨。
相比3月25日預算案公布后的上次調查,工黨飆升了3.5個百分點。
要知道二月底時聯盟黨還以55%-45%大幅領先。
工黨,直接打了波翻身仗!
各黨首選票情況:
聯盟黨34%(跌3%)
工黨31%(漲2%)
綠黨13%(持平)
一族黨6%(跌1%)
獨立候選人12%(漲3%)
其他5%(持平)。
這次“獨立候選人”可能是全席都有提供的選項。等到本周五候選人提名正式公布之后,Resolve 接下來的民調可能就會按照各選區實際的選票來提問。只有那些真正有競爭力的獨立候選人才會拿到比較高的支持率,所以整體“獨立候選人”的得票率估計會下降。
雖然民調沒明確說這次是用哪種方式來統計偏好票,但Resolve歷來按受訪者實際偏好計算。
就算按2022年大選的偏好票流向算,結果也是53.5%-46.5%,所以兩種算法沒差別。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的凈支持率飆升了 12 個點,達到了 +1。
有 45% 認為他表現好,44% 認為差。
之前,阿爾巴尼斯可是連續一年多都是兩位數的負值。
反觀反對黨領袖達頓,凈支持率掉了 8 個點,變成了 -18。
在“誰更適合當總理”這題上,阿爾巴尼斯46–30 領先達頓(上一次民調結果是 42–33)。
另外,現在有 68% 的人覺得特朗普當選對澳洲是不利的,比起預算案后那次民調的 60% 又升了一截。
那次民調還是在特朗普 4 月 2 日宣布“解放日”關稅、導致股市暴跌之前。
談到特朗普對澳洲大選的影響,有 33% 的人表示這讓他們“更不想投聯盟黨”,只有 14% 說“更想投”。
不過,在“誰更擅長管理經濟”這題上。
聯盟黨依舊以 36–31 領先工黨;
而在“誰更能控制生活成本”上,兩黨打成平手,各 30%。
這也是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聯盟黨第一次沒能在生活成本議題上領先。
除了Resolve民調外,另外還有兩個全國性民調也顯示工黨正在走強:Essential 的數據顯示工黨以 50–45 領先,Morgan 的數據是 54.5–45.5。
Essential 民調:
Essential 在 4 月 9 日到 13 日做了一份全澳民調,樣本量是 2,254 人(是他們平常的一倍),結果顯示工黨以 50 比 45 領先(含未決定選民,用受訪者偏好方式統計)。
這是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工黨在 Essential 拿到的最大領先幅度。
如果把未決定選民剔除,《衛報》的解讀是:工黨實際領先幅度為 53 比 47。
初選支持率為:
聯盟黨 32%(下跌 2)
工黨 31%(上升 1)
綠黨 13%(上升 1)
一國黨 9%(持平)
Trumpet of Patriots 2%(持平)
其他政黨合計 9%(上升 1)
未決定選民 4%(下跌 1)。
用 2022 年大選的偏好轉移來算,大約也是工黨領先 53 比 47。
阿爾巴尼斯的凈支持率略降 1 個點,來到 -3(47% 不滿、44% 滿意);達頓掉了 3 個點,來到 -9。
這是他自 2023 年 5 月以來在 Essential 里的最差表現。
在“誰更能處理生活成本”這題上,阿爾巴尼斯以 34–28 領先達頓。
另外,有 50% 的人覺得澳洲現在的方向是錯的,只有 33% 覺得還可以(之前是 52–32)。
在移民議題上,49% 的人希望澳洲每年的移民配額減少,33% 希望維持不變,只有 18% 希望增加。
Morgan 民調:
Morgan 在 4 月 7 日到 13 日做的全澳民調顯示:
工黨以 54.5 比 45.5 領先聯盟黨,比 3 月底那次又拉開了1個百分點。
初選結果是:
聯盟黨 33.5%(上升 0.5)
工黨 32%(下跌 0.5)
綠黨 14.5%(上升 1)
一國黨 6%(持平)
Trumpet of Patriots 1%(下跌 0.5)
獨立候選人 10%(上升 1)
其他政黨 3%(下跌 1.5)。
如果用 2022 年的偏好轉移來算,工黨依舊是 54.5 比 45.5 的領先。
另外有 48.5% 的選民認為國家方向是錯的,34.5% 認為是對的。
這也是自 2023 年 9 月以來,“國家方向錯誤”的領先幅度最小的一次。
Morgan 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跌了 2.6 點,來到 84.2。
綜合YouGov、Newspoll、Essential、Morgan 和 Resolve最近五個澳洲民調結果,均顯示工黨兩黨支持率在52%-54.5%之間!
大選如果真這結果,眾議院多數席位基本穩了!
要知道單選區制不是比例代表制。
如果工黨全國得票率53%-47%,就能在絕大多數選區擊敗聯盟黨。
就算部分席位被綠黨和獨立候選人搶走,工黨拿下眾議院絕對多數還是妥妥的。
目前的民調是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股市震蕩后進行的。
如果5月3日大選前股市不再暴跌,聯盟黨或許能緩過勁來。
不過,下周二就開始提前投票了,留給聯盟黨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目前所有的民調都是用“受訪者偏好法”來算兩黨偏好(TPP),而且這次的結果和用 2022 年大選的偏好流轉方式算出來的一模一樣。
之前民調還顯示聯盟黨能靠偏好票多賺1%左右,但特朗普效應反而讓工黨的偏好票增加了。
聯盟黨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這些民調把工黨的支持率高估了。
2022 年那次,工黨的初選得票率確實被高估了,但他們拿到了超出預期的偏好選票,最后就剛好抵消了誤差。
而 2019 年那次民調原本說工黨會以 51.5 比 48.5 獲勝,結果卻是聯盟黨以那個比分贏了工黨。
總的來說,工黨現在基本是全面領先!
除非所有民調機構集體,出錯。
否則,聯盟黨只剩下一周時間,要翻盤異常艱辛!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
15
04-2025
14
04-2025
13
04-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